7月15日,由中国外文局、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主办的2025“机遇中国 多彩世界”国际交流周在遵义市启动。

启动仪式上,4名中外专家以“开放引领 产业出海”和“交流互鉴 文化赋能”为主题,围绕《乡土到世界,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品牌》《多彩发展与共同繁荣》《文化赋能,助推地方特色出海》《文化互鉴驱动贸易》发表主旨演讲,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全球合作凝聚智慧力量。

此外,现场还发布了“中国好物”出海计划遵义篇。中国外文局煦方国际传媒总经理王新玲表示,遵义乃至贵州拥有丰富的特色产业,相关产品颇受国际消费者欢迎,“比如茶叶、辣椒,还有正安吉他等等,我们汇聚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外文局在对外贸易和国际传播方面的优势,通过权威的认证体系,属地化的支持,和主流外媒、外籍网络博主和达人合作,综合地发力来推动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成功出海。”
本次交流周期间,3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企业家、外籍博主、国际青年将走进遵义的酱酒、茶叶、辣椒等特色产业基地实地参访。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级经济学家大卫·布莱尔表示,中国在乡村振兴、打击垄断、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有着一系列的有力政策,“在过去,中国大力发展基建和交通,建造了许多宜居的城市,我觉得小城市的慢生活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机遇之一。”
“现在老百姓需要‘吃得好’,需要品类丰富的产品,这也契合贵州的发展空间。”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说,“贵州省多样化的气候带、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的图样,例如蜡染技艺,发布到社交媒体之后,阅读量超过5亿,单是文化产品就为某个村庄带来了30%的经济增长。另外,贵州的乡村足球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人们会因此购买各种纪念品,而且很可能会成为长期的消费者。”谈及文化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国际政治问题专家艾那·唐根认为,贵州在这方面不仅展示了实现路径,还提供了成功案例。

“机遇中国 多彩世界”交流周连续三年在遵义举办,已成为展现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乘着国际交流周的东风,遵义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互动对接更加密切,积极推动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记者: 王昱雯 石垚 田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