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

近日,锡林郭勒盟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

内蒙古降大暴雨
进入7月下旬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加之副高的异常偏北,推动我国主雨带不断北上,这也间接导致内蒙古的天气格局大洗牌。
从7月23日开始,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等中东部多地下出了南方“梅雨天”的阵势,主雨带在阴山到长城沿线来回摆动,疯狂放水,我区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暴雨到大暴雨。特别是昨天到今晨,随着大气环流的调整,雨带继续跨越阴山山脉,进入锡林郭勒盟草原腹地,一度突破季风影响的地理边界线,在“非季风区下大暴雨”的现象级事件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此持续性强降水对我区基础设施、农牧业生产和城市运行带来较大考验,局部存在强对流天气还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内蒙古气象部门今天下午继续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预警


原因
背景
台风与副高联手输送水汽
实际上,极端天气的出现往往不会单独发生,它背后往往是更大尺度气象系统配合的结果。这一次也不例外,导致内蒙古出现大暴雨的原因,正是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后的“远程共振”。
副高


那么,为什么远在东海的台风能把暴雨“甩”到塞外草原来?答案就是今年第7号台风——范斯高。
今天凌晨前后,由于范斯高的结构松散、强度不强,在即将登陆我国前夕已经降格为热带低压,退出了台风的名号,但它前期的环流范围却很宽大,尤其是北侧的气流非常活跃。“范斯高”的北侧环流正与副热带高压边缘产生耦合效应,两者共同构建起一条横跨中国东南沿海直至华北地区的“水汽高速通道”。这条通道相当于一根巨大的“水管子”,不断将南海、东海一带的海洋湿润空气输送至我区。所以说,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加上台风群活跃,是我区多地暴雨反复的重要背景。

今天,呼和浩特市乌云密布、持续降雨。
除了“范斯高”,这几天我国东南沿海还迎来了一连串其他两个台风,三个海上台风的庞大云系紧密相连,这种又大又松散的低压,它们会泵出水汽,但因为自己太弱又收不住水汽。所以这些水汽会在副高南侧东风气流帮助下输送到内蒙古,使得我区整体的水汽密度和持久的水汽支持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所以说一场异常严重的强降雨事件的发生,往往并不是一两个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结果,它们是需要多方因素在机缘巧合之下相互协同、共同努力的结果。
水汽丰沛

今天
6站降水破历史极值
今天白天,异常偏北的主雨带继续给我区带来了非常极端的暴雨天气。从今天下午15时的卫星云图和雷达返射图来看,大量浓厚云层和雷达回波仍覆盖在我区中部上空,说明上述地区仍是持续降雨的主要打击对象,很多地方也继续着“破纪录”之旅。
云图


据内蒙古气象部门监测显示,7月25日08时至7月26日08时,全区有6个国家站单日降水量突破了历史极值,分别是: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集宁区和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太仆寺旗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
纪录

2025年7月25日08时至7月26日08时降水量超历史极值站点 (单位:毫米)

同时,从23日08时-26日11时,全区已有12个盟市103个旗县的2444个站点出现降水,其中,9个旗县32个站出现250.0毫米以上的降水;累积降水量前三甲均位于呼和浩特市,分别为呼和浩特市红山口355.9毫米、哈拉更沟中段334.6毫米,回民区G209国道下行(K416)321.3毫米。
首府
明后天降雨东移
这次呼和浩特等地的暴雨是台风远距离“送水”的一个代表性事件,而这种暴雨“搬家”现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可能频繁发生。目前来看,由于副高还要坚持1-2天不退,接下来我区大部仍然降雨频繁。明天开始,我区中西部的降雨暂停,暴雨中心将一路东移到呼伦贝尔一带,随着雨带东移,我区的降雨过程显然还没有彻底结束。

从7月29日的数值预报图来看,一个冷涡中心正在我区东部头顶上形成;与此同时,西部的暖脊也正在崛起,届时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激烈大戏上演。根据目前的趋势,未来三到五天,我区中部偏东北、东北部和东南部偏南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
具体来看,7月28日08时至31日08时,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赤峰市南部、通辽市南部、兴安盟西部和北部、呼伦贝尔市大部有中到大雨,呼伦贝尔市北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主雨带上的公众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提前防范强降水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

今年以来全区降水为历史同期第2多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这一轮降水过程的“异常性”。目前,我区多地的降水量都将比常年同期偏多40%至80%,个别区域甚至达到正常水平的两倍以上。截至到昨天,呼和浩特年降水量已经来到452.1毫米、是常年同期水平的234%。
同时,今年以来(1月1日-7月25日)内蒙古平均降水量(08-08时)为258.2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79.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6.1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
这种大跨度、非典型性的雨带北抬,背后并不只是副高和台风的简单推动,更可能与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环流系统长期变化密切相关。我们不要轻易认为,这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就是在今年我区“七下八上”主汛期期间的最强降雨过程,经此一役之后,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一场特大暴雨灾害的发生,往往不会如此简单,多数的极端暴雨天气,往往是在多种因素,特别是在台风中心的残余势力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同时又有强势冷空气参与其中所共同形成的结果。
至于此次强降雨事件是我区偶发的极端气象事件还是会在以后经常化?这还需要从更长时间尺度、全球气候背景中进行科学解读。未来类似情况还可能频繁出现,因此国家和地方在基础设施、洪涝预案、农牧业规划等方面都需进一步调整思路,不再以“常年平均”作为唯一参照。
未来
西部走晴晒路线
高温


与中东部阴雨连绵截然相反的是,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带连日来却是阳光普照、走晴晒路线。受大陆高压影响,这里的高温持续不退,今天下午15时,额济纳旗很多自动站已经监测到接近40度的高温。预计未来三天,达来呼布镇、拐子湖等地还有可能升到40度或以上。

今天午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晴晒当道。
而西部的这波高温将在明后天副高撤退后,向中东部扩展。明天起的未来三天,随着晴天回归,中西部和东南部很多区域的最高气温都会重回30度以上,乌海市一带还有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措施还得重视起来。
7月28日08时至31日08时,西部偏西和偏北、中部偏西北地区有35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阿拉善盟西部和北部、巴彦淖尔市西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偏北、锡林郭勒盟西北部部分地区有37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阿拉善盟北部有40度及以上高温天气。内蒙古气象台今天上午已经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内蒙古天气”温馨提示


大雨之中,除了城市积涝、道路中断等常见问题,更需关注的是山区的地质灾害隐患。强降水过后,山体土壤含水饱和,一旦再次遭遇暴雨,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山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建议东部暴雨区的居民和计划前往该区域旅游、出差的朋友,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最新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对于山地景区和乡村道路,要尤其注意避免暴雨期间外出活动。从农业角度看,眼下正值我区大豆、玉米生长关键期,持续性强降水可能影响授粉和灌浆期产量,严重时还会造成田间涝害;而对草原牧区来说,尽管短期雨水有利于草场生长,但持续性湿润天气也会诱发疫病,增加畜牧业压力。
全区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明天
26日20时至27日20时
我区西部偏东南、中东部大部地区多云,有小雨或雷阵雨,其中,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南部偏南、乌兰察布市南部偏南、锡林郭勒盟南部偏南、赤峰市南部、通辽市南部有中到大雨,赤峰市南部部分地区、通辽市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西部偏西和偏北地区有35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西部偏西北地区有37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有40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

后天
27日20时至28日20时
我区西部偏东南、中东部大部地区多云,有小雨或雷阵雨,其中,锡林郭勒盟北部部分地区、赤峰市南部和东部偏东、通辽市西部、兴安盟西部和北部、呼伦贝尔市南部和中部有中雨,赤峰市西南部、兴安盟西部和东北部部分地区、呼伦贝尔市东南部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西部偏西和偏北地区有35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西部偏西北地区有37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有40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

大后天
28日20时至29日20时
我区西部偏西北和偏南、中部偏南和偏东、东部大部地区多云,有小雨或雷阵雨,其中,鄂尔多斯市东南部部分地区、兴安盟西北部和东部偏东、呼伦贝尔市大部有中到大雨,呼伦贝尔市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西部偏西、中部偏北和东北部偏西地区4、5级短时6、7级偏东风或西北风;西部偏西地区有35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西部偏西北地区有37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有40度及以上的高温天气。


来源:内蒙古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