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为何素琴老人庆生
12日,在瀍河区开拓龙腾苑小区,何素琴迎来了77岁生日。一大早,与女儿同住的她便穿戴整齐,满怀期待地等待生日惊喜来“敲门”。与往年由子女们张罗不同,今年生日,老人有了新的期待——瀍河区北窑街道下窑社区专门为她订了蛋糕。
敲门声响起,何素琴女儿从蛋糕店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蛋糕,然后点燃蜡烛,与家人一起为老人庆生,共享天伦之乐。“俺都这么大年龄了,社区还惦记着我的生日,心里感觉暖暖的。”何素琴开心地说。
为老人送生日蛋糕,是下窑社区开展助老服务的一大特色。去年以来,已有200余名老人收到了社区订购的生日蛋糕。这项暖心行动的发起,缘于社区党支部书记郝伟国两年前的一次偶然经历。
郝伟国回忆说,前年参加党校培训时,在交流分享环节,有一位村支书讲了一件事儿:一位老人曾表示这辈子还没收到过花,而当他将花送去时,老人已经去世,这位村支书将此事视为人生一大遗憾。
听者有意。老人辛苦一辈子了,如何更好地关怀他们?在此之后,这个问题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郝伟国脑海中。
实际上,下窑社区通过房屋出租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此前已落实为老人发放股金分红、农民退休工资等举措,每位老人较多时一年能领五六千元。然而,郝伟国认为,老人走好人生的后半程,既需要物质支持,也离不开精神守护。
为集思广益,郝伟国召集社区“两委”开会,经过商议决定为老人送生日蛋糕。“送蛋糕是一种情感表达,能为家庭幸福增添仪式感,符合老人的实际需求。”郝伟国说。
于是,按照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标准,社区梳理出一组名单,并按照月份进行整理。7月28人、8月17人……在郝伟国的手机上,每个月过生日老人的信息一目了然。
“送蛋糕前,社区会提前告知老人,然后将老人的地址信息告知蛋糕店。生日当天,蛋糕由店里工作人员直接送去,助老人一家欢乐庆生,社区则‘默默守护’。”郝伟国介绍,对独居等情况特殊的老人,社区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陪伴庆生。
虽未亲自上门祝贺,郝伟国对此前过生日的余汉生老人却印象深刻。老人收到蛋糕没多久,就给郝伟国打来电话,情绪激动地说:“我年轻时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回到家乡养老,没想到社区这么惦记俺,还专门送来生日蛋糕和祝福。”
送关怀,不打扰。这一个个生日蛋糕,体现了对老人的物质和情感关怀,为老人的夕阳生活增添的色彩,成为社区与老人间的“无声约定”。(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吕百营 通讯员 何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