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庆武隆# #重庆武隆区#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地理概况
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地处武陵山与大娄山脉结合部,东邻彭水县,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区、涪陵区,北连丰都县。全区总面积 **2901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2个乡镇,户籍人口约41万(2024年数据)。
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最高峰仙女山主峰海拔2033米,最低处大溪河口海拔160米。境内乌江横贯全境,形成“千里乌江画廊”的壮丽景观,森林覆盖率65.6%,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生态资源丰富。
二、历史沿革
建置起源:武隆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初名“武龙县”,因县北武龙山得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改“龙”为“隆”,定名武隆县,沿用至今。
近现代变迁:1949年12月成立武隆县人民政府,1997年划归重庆市直管,2017年撤县设区,成为重庆市武隆区。
红色文化:境内有二路红军政治部驻地旧址、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等红色遗迹,是渝东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文特色
民族文化:全区聚居汉、苗、土家、仡佬等13个民族,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独特的乌江流域纤夫文化、盐运文化和饮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鸭平吹打》《后坪山歌》等26项市级非遗项目,展现巴渝民间艺术的深厚底蕴。
民俗活动:苗族“赶秋节”、土家族“哭嫁”等传统习俗保存完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武隆》通过艺术形式再现川江号子等濒危文化。
四、旅游景点与路线规划
1. 天生三桥:世界最大天生桥群(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满城尽带黄金甲》《变形金刚4》取景地,以雄奇险峻著称。
2.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被誉为“东方瑞士”,夏季平均气温24℃,拥有高山草原和云海奇观。
3. 芙蓉洞: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洞穴,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
4. 龙水峡地缝:4A级景区,地缝峡谷深达300米,以险峻幽深闻名。
5. 白马山:与仙女山隔江相望,传说为“爱情表白胜地”,生态资源丰富,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路线规划建议
一日游: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印象·武隆》实景演出。
两日游:仙女山草原→芙蓉洞→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
深度游:后坪天坑(世界唯一冲蚀型天坑)→芙蓉江漂流→探访苗族村寨(如天池苗寨)。
五、特色文化与美食
川江号子:乌江纤夫劳动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通过《印象·武隆》传承演绎。
龙崇拜:天生三桥以“天龙”“青龙”“黑龙”命名,芙蓉洞内亦有“龙王”主题景观,体现当地自然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特色美食:
碗碗羊肉:选用高山羊肉,汤鲜肉嫩,为冬季暖身佳品。
羊角豆干:百年传统工艺制作,口感细腻,非遗美食。
晶丝苕粉:以红薯粉为原料,口感爽滑,常与腊肉搭配。
仙女山烤全羊:选用本地黑山羊,炭火烤制,风味独特。
六、名胜古迹与历史名人
长孙无忌墓:唐朝开国功臣长孙无忌衣冠冢,位于江口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书院:明代刘秋佩创办,曾为巴蜀四大书院之一。
土坎商周遗址:出土大量商周时期文物,见证早期人类活动。
历史名人:
刘秋佩:明代“骨鲠之臣”,直言敢谏,晚年归乡兴教。
李铭熙:清代进士,光绪帝亲赠“文魁”金匾。
王超奎:抗日英雄,被誉为“断头将军”,在长沙会战中壮烈殉国。
武隆区以“世界自然遗产”为核心,集喀斯特地貌奇观、多民族文化、红色历史于一体,是重庆市生态旅游的标杆。通过“旅游国际化”战略,已建成仙女山、天生三桥等世界级景区,并推动文旅融合,《印象·武隆》等文化IP享誉全国。当地美食、民俗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未来,武隆将继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路径,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