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唤醒黑土,铁犁划开新篇。为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近日,龙江森工鹤立局公司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在1000亩土地上开展春耕会战。通过推行大垄双行种植技术,配套引进液压重耙、智能起垄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一幅“向土地要效益、向科技要产量”的现代农业新图景正在林区徐徐铺展。

大田起垄
在鹤立局公司红旗经营所作业区田间地块上,液压重耙轰鸣作响,在广袤的田野上来回穿梭,深褐色的土壤被均匀翻耕,整齐的波浪状肌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4月23日起,按照鹤立局公司的部署要求,农业综合服务公司统筹协调生产布局,在确保掺混肥和饲料生产有序运转的同时,精心调配人力与机械,采用“错峰轮作、并行推进”的作业模式,以高度的组织效率全力推进春耕工作。截至目前,地块耙地作业完成率已达100%,预计在“五一”节前后全面完成起垄播种任务,为后续作物种植抢得农时先机。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分散耕种不同,此次耕作严格遵循“田成方、垄成行”的集约化标准。这种大垄规格是根据大豆、玉米等主栽作物生长特性科学设计的,既便于机械化作业,又能实现密植增产。

起垄效果
“今年推行大垄双行种植法,在1.1米宽的垄体上并行栽种两行作物,行距保持40厘米,比传统65厘米小垄每亩多栽种15%至20%的植株。更重要的是,大垄结构能形成‘田间通风带’,提升庄稼内光照强度,降低田间湿度,这对减少病虫害、促进籽粒饱满具有显著作用。”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张金桥介绍说。
据估算,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法后,大豆单产预计提升10%至15%。这相当于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再多造了15%的“隐形良田”。
在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机大院里,新引进的液压重耙、智能播种机等“大块头”整齐列阵。这批高端农机装备是鹤立局公司为支持集约化耕作改革专门划拨专项资金引进的,全部按照1.1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要求定制。

机械作业
“我们不仅要算好当前的春耕账,更要为未来发展打基础。”农业综合服务公司经理张本国对记者说,下一步将依托这批先进农机具,开展农机租赁和代耕代种服务,为林区种植户和周边农户提供从整地到播种的全流程机械化服务,将有效解决部分农户“无机可用”的难题,同时提高高端农机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我们推进土地集约化改革,就是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样板,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张金桥介绍说,“在取得成功经验后,我们将重点推广大垄双行和轮作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未来,随着“大垄双行”等种植技术在林区大地持续深耕,鹤立局公司将以龙江森工集团“五年大发展”战略为引领,通过集约化农业与产业发展的双向驱动,为绘就林业转型发展新画卷、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力量。
冯大军 刘治家 记者 马一梅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