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海关深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紧扣“春风行动”具体任务,围绕“新三样”扩大出口,多部门协同发力,从政策、服务、技术多维度精准施策,聚焦监管,助力出口。8月26日,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据统计,今年1-7月,天津海关共开展出口锂电池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759批,同比增长47.4%。
坐落于滨海高新区的天津中电信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响应国央企出海转型战略,成功实现动力电池模组出口突破,其产品将应用于俄罗斯知名能源企业。该公司今年生产的首批1000套动力电池模组于本月交付,其余1400套年内陆续交付,合同总额达2200万元。作为中电科蓝天科技全资子公司,该公司聚焦储能系统集成等三大核心业务,凭借技术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为双方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为保障锂电池高效通关,天津海关主动搭建政策传递桥梁,组织“津关24条”(2025版)政策宣讲会,详解运输规定、包装标准及标识要求。同时深入辖区企业调研,摸清包装检验堵点,对出口量大的企业开通“预约检验”服务,灵活安排检验时间,为首次出口企业安排专人全程指导,提升通关效能。此外,依托海关系统,搭建锂电池包装性能检验和使用鉴定用时监控模型,精准追踪检验用时及超长单据。
“海关的政策讲解及时、检验流程高效,让我们出口更有底气。” 天津中电信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理尤好表示,通关效率的提升,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