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星从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成立食品加工作坊和灰豆腐销售店,成了村里研究生毕业回乡创业第一人。她继承母亲传统豆制品制作手艺,并通过“布依文化短视频+美食制作销售”的网销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订单。“我的理想是,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村里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陈星星说。(据新华网5月4日报道)
人才流失、短缺长期制约着乡村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返回家乡逐梦乡野,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生力量。陈星星的故事,就是新时代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缩影。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人才支撑,而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来源。一方面,大学生拥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知识储备,他们带来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助力乡村各类产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从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对家乡更熟悉,既了解家乡的资源优势,也懂得当地百姓所需。他们能够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创业,例如,打造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广电子商务等,不仅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大学生返乡创业并非易事,难免会面临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就需要各方面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各地应做好乡村人才引流、回流工作,加大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及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物流、网络等条件,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坚实后盾。要开展创业培训,组织专家团队为大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在项目申报、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各类人才留得安心、更有信心。
期待更多大学生回归家乡,在广袤的乡野上大展才华、追逐梦想,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赵晓昕)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