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紧扣优化营商环境主题,聚焦环保领域审批服务提质增效,近日,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服务保障重点项目环保审批工作举措的通知》,创新推出14条改革举措,构建从机制创新、服务升级到效能提升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双赢。
机制创新强保障
建立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市级统筹与区县动态督导联动,通过环境可行性预审实现“关口前移”,对合规项目定制政策指引,对风险项目提前预警。实施“清单制+责任制”跟踪服务,为每个项目配备专员全程跟进,建立问题督办与问责机制,保障审批环节无缝衔接。
服务集成提效率
创新“三衔接一推行”服务模式:衔接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环节,针对12类建设项目,推行同步受理、并联办理;衔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简化园区内项目审批内容,减少监测频次;衔接总量与环评审批,统筹污染物排放总量调配,依据项目类型精准核定排放指标,科学制定削减方案,为项目落地释放环境容量空间;推行“打捆审批”模式,支持同类型项目合并申报,实现一次审查、统一批复,大幅降低企业申报成本。
技术支撑优监管
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将环境约束指标嵌入项目决策全流程。依托“党建结对双融合 勠力同心促发展”特色活动,组建“尖兵服务队”下沉园区,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指导企业完善污染防治措施。构建透明化审批体系,公开审批流程及结果、环评机构及专家名单,引入企业参与专家抽取环节,确保审查公平公正。
审批改革加速度
实施“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组合机制,对要件齐备项目即来即办,力争环评报告表和报告书审批时间较法定时间分别压缩50%、70%。推行排污许可证首次发证100%联合现场核查制度,多科室联合审查,确保排污许可“要素全覆盖、排放全管控、审查全联动”。建立环评文件质量动态监管制度,定期开展机构考核评价,通过正向激励与问题整改双向发力,规范第三方服务市场。
通过系统性改革,铜川市生态环境局着力破解环保审批堵点,以机制创新释放服务效能,以精准监管筑牢生态底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