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这个实验室能带来什么?

时间:2025-04-20 11:09:00

实验室正式揭牌。

4月19日对于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宁波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三方来说,都是一个“大喜日子”——

研究院“宁波市空间智能与数字衍生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启动,并分别与后两者现场签约,开展相关合作。

梳理两笔签约,落脚点均是当下热门产业,又是宁波优势产业——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而合作要实现的目标,均切在产业痛点的“七寸”上。

能解决哪些产业痛点?

先看人形机器人产业。

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无疑是企业的“舒适区”,也是宁波市竞逐该未来产业赛道的底气所在。但人形机器人“大脑”——系统集成中的软件部分,其研发此前在宁波几乎是“无人区”。

此次重点实验室与均普机器人研究院的合作重点,就是要填补产业链这一空白!

“简单来讲,我们联合开发人形机器人‘大脑’,让机器人拥有人的‘感官世界’,能感知、理解周边环境,准确辨认各类物体,并作出推理、预测、判断。”实验室核心骨干赵盛洋说,在此基础上,机器人能理解人下达的指令,完成一系列复杂任务。

赵盛洋(右)和团队成员指挥机器人收纳塑料瓶。

“这个指令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分解成一个个详细步骤‘循循善诱’,哪怕指令内容较为含糊,机器人也能自动识别并完成任务。”赵盛洋为记者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

“比如,吩咐机器人给在场人员每人分配一套餐具,不必告知其具体人数,机器人能自动计算数量,认识到碗、碟、盘的逻辑关系,并组合成一套套餐具,分别送到每个人面前。”

这是一个美好的前景。当下,实验室已有阶段性成果。

“目前实验室机器人已经能自动理解指令,并捡取相应的物体。”赵盛洋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视觉—语言—动作”(VLA)框架的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从而实现在社区、工业等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现场签约。

再看新能源汽车产业。

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安全性问题,时常上热搜,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尤其是智能驾驶算法的安全性,是自动驾驶算法落地的重中之重。

据悉,智能驾驶算法的安全性,要从两个方面来保障:一是算法的训练,这需要足够多的高质量、多复杂性驾驶数据来支撑;二是算法的安全检测,需要各种危险和临界驾驶场景的闭环测试。

“算法训练目前依赖实际道路行驶,但需要汽车行驶1000亿公里,花费约1万亿元成本,训练出的智能驾驶算法安全性才能超越人。而遭遇‘鬼探头’、车祸、高速修路等临界驾驶情况,无论从成本还是测试人员安全角度考虑,均难以进行实际场景测试。”赵盛洋说。

实验室与吉利汽车研究院的合作项目,就是利用图文大模型、数字衍生技术等,建立一个智驾闭环仿真平台。

“目前,我们已初步搭建了仿真平台,生成式构造各类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各种静态场景。在动态环境上,利用世界模型构造车辆变道加塞、行人突然跑出来等突发元素。”赵盛洋透露,在算法训练方面,自动驾驶大模型已在平台上进行强化学习训练。

“通俗地说,就是在一条虚拟的闭环仿真道路上,让‘汽车’完成那1000亿公里,其间,开对了给予奖励、开错了予以惩罚,通过奖惩机制,实时采集算法数据,训练驾驶大模型。”赵盛洋说。

而在算法的安全检测上,实验室也已攻克核心技术——原始算法已研发,能根据道路地图、车流数据,自动生成“鬼探头”、变道加塞等动态场景,通过自驾算法与这些突发情况的“互动博弈”,测试其在实际路况中的安全性能。

“下步的重点,就是把算法融入仿真平台,进行工程优化。”赵盛洋告诉记者。

不难看出,这两个项目与实验室的名字可谓“珠联璧合”——空间智能与数字衍生。

实验室目标是什么?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空间智能,正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智能已被重新定义为机器在物理空间中的感知、理解和交互能力。

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副校长、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执行院长曾文军,受邀就“空间智能”发表主旨演讲。

曾文军院士认为,空间智能聚焦空间环境中人与机、机与机、机与环境的智能交互,是数实融合的典范,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技术典范。

曾文军院士。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这样一个重点实验室可谓正当其时。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该实验室已获批成为市级重点实验室。曾文军院士担任该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将围绕智能体(包括人形机器人)在物理空间中的智能交互需求,重点就三维建模与推理、智能交互与协同、数字衍生技术三大问题,开展理论与技术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实现更高级的推理和行动能力。”曾文军院士告诉记者。

目前,该实验室已形成一支由院士领衔,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骨干的人才梯队。

既要在基础研究上力争取得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也要为推动宁波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曾文军院士将后者视为实验室的一项重要责任。

在今天的揭牌仪式上,他特地向实验室科研团队提了几点期望,其中一点令人印象深刻,“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让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签约只是起点,未来,实验室和甬企之间更多的双向奔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更多的琴瑟和鸣,令人期待!

相关推荐
果然视频|当种菜遇上AI,来寿光菜博会看“数字农业样板间”

果然视频|当种菜遇上AI,来寿光菜博会看“数字农业样板间”

4月20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盛大开幕。由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的林森博士联合研发的智能授粉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喷雾机器人正在作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马小晗

2025-04-20 15:25:00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这个实验室能带来什么?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这个实验室能带来什么?

实验室正式揭牌。4月19日对于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宁波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三方来说,都是一个“大喜日子”——研究院“宁波市空间智能与数字衍生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启动,并分别与后两者现场签约,开展相关合作。梳理两笔签约,落脚点均是当下热门产业,又是宁波优势

2025-04-20 11:09:00

无底线鼓吹“智驾”的风气该刹刹车了

无底线鼓吹“智驾”的风气该刹刹车了

4月16日晚,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工信部所说的“组合驾驶辅助”,即当前汽车行业所谓的“智能驾驶”。该消息也被认为是对车企“智驾”营销狂潮砸下的重锤。4月17日,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品牌在上海举办品

2025-04-19 19:03:00

秀我中国|机器人马拉松选手“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

秀我中国|机器人马拉松选手“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

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4月19日在北京亦庄变为现实。开跑前,现场机器人马拉松选手“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04-19 12:54:00

港澳青年浙江参访:感知科技创新发展脉动

港澳青年浙江参访:感知科技创新发展脉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4月19日电 (郭其钰)“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科研成果只有在临床医生手上才能转化为治病救人的工具。在此方面,浙江产学研用融合创新,让我们看到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4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单政铭在浙江杭州参访时感慨说。当日,参加“创新融合·共筑未来”港

2025-04-19 12: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