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拱墅区市场监管局,组织10余名青年干部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沉浸式外卖配送体验”活动。
脱下制服,换上骑手工装,这些平日里的“规则守护者”化身“一日骑手”,穿梭于街头巷尾,亲历外卖配送全流程。

拱墅区市场监管局智慧网谷所副所长庄一鹏是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出发前,他做足了“功课”——不仅向辖区外卖小哥取经,还特意看了徐峥主演的外卖题材电影。
即便如此,他坦言:“最担心的还是超时和被投诉。”
作为市场监管干部,庄一鹏与外卖小哥的日常联系主要围绕食品安全。他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推行“阳光厨房”工程,要求外卖商家安装后厨监控,并使用一次性封签防止餐品被私自拆封。“小哥也是食品安全链的一环!”此外,拱墅区在多个商圈设立“小哥驿站”,提供休息区、充电站等设施,这些政策背后,都藏着市场监管与外卖小哥群体的直接关联。

上午11点,庄一鹏接到人生第一单:从水晶城肯德基取餐,送往1.6公里外的大关南五苑某幢6楼。
凭借APP上的订单号,顺利拿到已备好的餐品。“非高峰期的商家很给力,但如果是午高峰,可能需要催单。”
到了送餐环节,挑战来了!老旧小区的楼栋标识模糊,导航仅能定位到小区入口。更棘手的是,第一次骑电瓶车的他,因紧张撞上绿化带,手腕轻微扭伤。“新手难免磕碰,但小哥们每天都要面对这些风险。”最终,庄一鹏气喘吁吁爬上6楼,按客户要求将餐品放在门口,拍照上传完成订单。
12分钟的配送时间,比系统限时快了3分钟。
由于还有其他环节的体验,再加上手腕扭伤,庄一鹏今天配送了2单,不过这次经历让他感触颇深:“以往检查餐饮店时,总觉得小哥在取餐区行色匆匆,撞到人可怎么办。但亲身体验后,才明白他们是被系统算法和生存压力‘推着跑’。”

庄一鹏坦言,未来工作中将更注重柔性执法:“比如划分取餐动线时,多考虑小哥的实际需求,而不是简单禁止。”
通过角色转换、实地跟单,不仅让青年干部们读懂了外卖小哥的“生存算法”,也为建设“小哥友好城市”注入了一份基层视角的温情。为优化行业服务、完善政策制定积累了一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