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消息,指数尾盘走势分化,沪指红盘震荡,创指、深成指翻绿收跌。板块方面,可控核聚变板块强势,中洲特材20cm涨停,合锻智能(维权)、兰石重装等涨停;医药医疗股延续涨势,CRO概念方向领涨,蔚蓝生物、河化股份等盘中涨停;光刻机板块走强,凯美特气、旭光电子双双涨停;人形机器人板块午后走低,美力科技(维权)跌幅居前;贵金属板块持续回调,四川黄金领跌;算力股走弱,新元科技(维权)、大位科技跌幅居前。总体来看,个股呈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3800只。
截至收盘,沪指报3348.44点,涨0.38%;深成指报10503.66点,跌0.01%;创指报2101.88点,跌0.09%。
盘面上,可控核聚变、CRO概念、重组蛋白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智谱AI、人形机器人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医药
诚达药业、热景生物、睿智医药、艾迪药业等多股上涨。
消息面上,2025年医保谈判将于二季度拉开帷幕,从今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份完成。中信证券指出,创新药板块2025年以来有多项国际授权交易达成;CXO海外需求正在温和复苏,特别是CDMO;生命科学和上游需求边际修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招采情况明显复苏;高值耗材受益于院内诊疗稳健增长等。民生证券表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继续重点看好医药创新主线,同时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同时看好医药消费主线。
2、可控核聚变
中洲特材、常辅股份、国光电气、辰光医疗等多股活跃。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3月28日报道,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最新实验数据显示,我国核聚变装置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水平,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消息面:
1、【多部门:做好2025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的通知。本通知所称清单是指《若干政策》第(一)条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线宽小于65纳米(含)、线宽小于130纳米(含)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的清单;《若干政策》第(三)、(六)、(七)、(八)条和《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4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1〕5号)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的逻辑电路、存储器生产企业,线宽小于0.25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5微米(含)的化合物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和先进封装测试企业,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原材料、零配件(靶材、光刻胶、掩模版、封装载板、抛光垫、抛光液、8英寸及以上硅单晶、8英寸及以上硅片)生产企业,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和承建企业的清单;《公告》提及的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归属企业、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清单。
2、【国内航线下调燃油附加费 4月5日后买机票更便宜】从多家航空公司了解到,从4月5日起,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调整后,成人旅客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为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人每航段收取20元;800公里及以下航段,每人每航段收取10元。与调整前的标准相比,分别下调了20元和10元。
3、【券商2024年分仓收入不足110亿元 较2023年下滑34.74%】数据显示,2024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总额为21.32万亿元,较2023年的23.07万亿元下降了7.59%。另一方面,2024年7月1日,《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正式生效实施。公募交易佣金率标准按照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交易佣金费率不得超过万分之2.62,其他类型不得超过万分之5.24的标准执行。交易量和佣金费率的双双下滑,也拖累了券商机构分仓佣金收入。2024年券商机构分仓佣金收入总计为109.86亿元,较2023年的168.35亿元下滑了34.74%,锐减超三成。而这也是券商分仓佣金收入自2021年站上222亿元后,连续三年下滑。此外,2023年券商分仓收入超过1亿元的共有38家,而在2024年已降至31家。
4、【小米通报SU7高速事故 专家称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小米官方4月1日午间发布声明称,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记者,目前还需等待警方具体调查结果,根据小米现有说明来看,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包括美国)已发生多起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典型案例,这类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首先,交通事故本身具有普遍性(燃油车也会发生),但争议焦点在于新能源车用户高频使用的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通过方向盘自动转向等技术,容易在长时间高速行驶中让驾驶员产生过度依赖。理论上驾驶员只需及时接管即可避免事故,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车辆控制系统已非完全人工操控:传统车辆由驾驶员直接控制油门/刹车,而智能汽车的操作往往需经过预控制器(或决策系统)的计算后执行指令。第二,技术不成熟性:软件系统复杂度极高,存在潜在风险,且数据来源于车企自身提供,但又是作为事故调查的主要依据。
机构观点: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伴随政策持续发布及完善,eVTOL技术进步及城市空中交通需求逐步提升,eVTOL航空器行业持续发展。当前低空经济板块已从炒题材过渡为板块性机会。短期热度褪去,更应该回归理性,从产业端角度看低空持续性发展机会,重点关注订单兑现和业绩弹性。展望2025年,作为今年政策强相关的细分赛道,2025年亦有望持续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有望进一步出台相关补贴,并逐步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整机厂商、低空基建与运营按照规划节奏作为最先受益的细分板块,有望迎来密集催化。
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长期逻辑看利率。长钱配置以债为主,利率下行带来再投资压力,增配权益能够增厚投资收益,兼顾安全性考虑或流向低波高息资产。同时从现金流角度考虑,红利资产能够以股息收入部分补偿利息,减缓净投资收益率压力。短期逻辑看市场风格轮动。红利回调打开股息率空间,当优质红利资产股息率普遍回升至4-5%或以上,险资、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四类长钱或有可能增配高股息资产,看好当前红利板块配置的中长期价值。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