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翁韬 通讯员 王向灵 杨乐乐
最美人间四月天,桃花满枝春满园。4月10日,在沈丘县刘庄店镇张庄寨村,126亩桃树迎来花谢坐果期,丰收有望。
“今年坐果率明显高于去年,不出意外,又是一个丰收年。我要土里‘桃’金,带领乡亲们蹚出一条致富路!”37岁的返乡青年李永涛,踌躇满志地望着这片倾注了自己9年心血的桃园。
2016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永涛,怀着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眷恋回乡创业。当时恰逢县政府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他顺利流转到126亩土地,正式踏上了黄桃种植之路。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比较,他选定了果肉紧实、甜度高的19黄桃和83黄桃两个优质品种实施种植,成为一名“新农人”。
“从种下小树苗到挂果,他足足耐心等待了三年时间。第四年,桃树开始挂果了,他终于‘桃’到第一桶金。”张庄寨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庆凯介绍说。
黄桃连年丰收,土里‘桃’金的喜悦让李永涛坚信自己当初选择返乡创业的路子是对的,种植黄桃的劲头更大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夏天,连续的阴雨天气却如同一记重锤,让即将成熟的黄桃出现了大面积裂果、烂果。
“那一年,差不多损失了三成的收成。看着烂在枝头的果子,心里甭提多难受了。”李永涛谈及过往,仍心有余悸。为向桃园要产量、要效益,李永涛奔赴安徽砀山等地取经。与此同时,多次邀请当地县乡农技专家到他的果园实地考察、指点迷津。
得到多方助力、获得众多“金点子”后,李永涛开启了桃园着手升级改进。一是重新规划果园沟渠走向,加大排水管道管径,全面升级排水系统,确保积水能快速排出。二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他刻苦钻研,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了科学有效的防治“秘籍”,从果园定期消毒到精准用药,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如今,李永涛的桃园已渐入佳境,他与安徽砀山黄桃罐头厂建立订单式销售模式,成熟的黄桃直接运往加工厂,摇身一变成为美味的黄桃罐头,销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仅此一项每年能为李永涛“桃”来120万元到160万元的净利润。
在李永涛的示范带动下,刘庄店镇又有13户村民加入了黄桃种植行列。镇政府因势利导,全力打造黄桃产业示范带,目前已经培育了类似的特色种植基地8个,带动了600多人从事黄桃种植、管护、运输、销售,让“桃产业”逐渐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集群抱团发展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