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郑连革
物流是联接生产和消费,贯通一二三产业的重要桥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在物流服务价格、单一环节成本压缩空间极其有限的背景下,《浙江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加快发展大宗商品物流、提升跨境物流服务能力、提升物流供应链发展水平、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低空物流等五个维度,提出了实施行业性降本行动,旨在从供应端(物流企业)和生产端(企业物流)“两端”发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两链”融合,实现物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围绕全行业,以“优模式、促融合”为切入点,协同化降低各行业物流成本
《行动方案》统筹协调物流服务供给,促进物流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优化全行业物流组织流程,促进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聚焦“物流+大宗商品”,加快发展大宗商品物流。加快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创新发展“储运基地+交易中心+航运服务”一体化综合物流模式,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出口“集装箱多式联运+新型叠载法”等高效模式,加快构建矿产品、油气、粮食等重要商品储运物流体系。
聚焦“物流+商贸”,提升跨境物流服务能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港口合作与布局,加密跨境电子商务海运快线;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数字集拼业务,持续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构建全省“两枢(纽)两特(色)一专(业)”国际航空货运机场体系,放宽全货机航班时刻限制,协同联动发展的“海陆空”物流互联格局。
聚焦“物流+农业”,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短板,健全全省冷链物流“骨干基地—物流园区—集配中心—配送网点”四级物流节点体系。支持杭州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围绕全链条,以“优服务、创价值”为着力点,集约化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
针对当前物流企业“内卷式”竞争日益激烈,《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提升物流供应链发展水平,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实现物流行业有效降本。
聚焦供应链服务提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发展采购、供应、仓储、运输、配送等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支持整合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厂房及物流园区,建设一批联合采购、共享仓储、共同配送的供应链服务中心。
聚焦制造业物流降本,支持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制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逆向物流等解决方案,重点提升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港口设施配套能力,拓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品中欧直达班列服务。
聚焦物流服务功能拓展,支持省内道路货运企业开展国际道路货运经营活动,支持国际航运、航空货运、邮政快递等领域骨干物流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创新打造“AI+物流”等应用场景,以此来提升物流企业增值服务能力和全省供应链发展水平,推动创造更多盈利降本空间。
围绕全社会,以“优布局、促集聚”为落脚点,系统化降低区域内物流成本
相较于以往降低物流成本的微观层面策略,《行动方案》更强调物流成本的社会性,更加注重推动物流与产业的优化布局,促进更大区域范围全方位物流降本。
聚焦物流与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创新商贸流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加强杭州、宁波-舟山、温州、金华等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推动“流通走廊+产业带”协同发展。
聚焦创新发展低空物流,通过布局建设低空基础设施网、低空航路航线网、低空飞行服务网,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大力发展“低空+物流”新业态,发展无人机配送,以期在物流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
聚焦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支持杭州、宁波、金华(义乌)、舟山等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推进杭州、宁波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温州、嘉兴省级临空经济区建设,培育一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省级物流枢纽经济区,着力在产业融合更进一步,大幅缩短供应链空间距离,实现区域内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随着《行动方案》的正式印发实施,跨部门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各项降低物流成本的任务和措施落地见效,全社会物流成本将实现稳中有降,也将为增强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供更有力支撑。
(作者:郑连革 系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正高级经济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