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传播力来了|嘿,别让冷算法偷学人类“共情脑”,快去和你的AI组CP!

时间:2025-04-13 19:55:00

AI看两会、AI划重点、AI绘家乡、AI绘春色、AI生成实时新闻……

在AI技术的加持下,新闻也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以2025年全国两会为例: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推出特别策划“AI看两会”,首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的发言内容进行深度解析。AI从三万余字的发言文本中提取了‌763个关键数据‌,涵盖科技、生态、民生等领域,并结合语义分析与情感识别技术,将抽象的政策建议转化为可感知的未来发展图景。

光明网积极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出AI海报、AI主播、AI漫画、AI长图、AI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融媒体产品,将政府工作报告等两会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受众。

部分媒体甚至引入AI虚拟主播,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合成技术播报两会新闻。

作为效率工具,AI技术能够助力媒体快速地从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中提取关键内容,并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为此,不少主流媒体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带领新闻行业这艘大船从“纯靠人”的老港口出发,驶向“人机携手”的新航线。

从新闻的挖掘、撰写、编辑,如今,一件件创意融媒体作品正搭上“AI快车”,经由“AI生产流水线”快速送达受众,令人目不暇接。部分优秀作品甚至突破了“AI味”瓶颈,实现从“信息传递”到“意义共建”的跨越。

如3月11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大国重器“变身”神话人物有多酷?》这件AI短视频作品。

该作品选取高铁、蛟龙号、中国航天、天宫空间站、深海探测器等近年来中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技成就,通过“神话赋能现实”的叙事逻辑,将雄浑威严的大国重器转化为灵动的神话角色。如复兴号化身夸父、C919秒变大鹏展翅、航空母舰化身哪吒的火尖枪与风火轮、蛟龙号化身敖丙、长征火箭变身火凤凰、月球探测器演绎清冷嫦娥、中国天眼变身二郎神杨戬、悟空号威风凛凛、祝融号燃力腾腾、中国空间站变身壮阔天宫等。

借助AI技术,作品实现了生动的视觉效果和流畅的动画表现,让大国重器与神话人物的“变身”过程更加逼真和富有想象力。这种创新的视觉呈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和惊喜,更将“奋进中国”的主题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传递给了受众,激发出受众内心深处对“大国崛起”的强烈情感共鸣。

通过将科技成就的真实数据与神话幻想相结合,该作品在保持新闻严肃性的同时,突破了传统时政报道的刻板印象,成功实现了“硬新闻软传播”,在抖音、视频号等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赢得了极高的点赞量和评论量。

AI不仅在图文视频领域表现出色,它还通过身份代入、数据匹配的动态算法,将政府工作报告等宏观叙事解构为可感知的“政策拼图”。

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H5互动产品《AI来电:叮!您的专属报告已送达| 2025政府工作报告@我》,借助AI大模型为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通过对话式交互设计,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政策解读体验。

作品通过“@我”的个性化标签,将宏观的政府工作报告转化为与个体生活直接相关的数据报告,如设置多孩家庭、灵活就业群体、回乡创业青年等多个身份场景,让用户一键“对号入座”,并获得定制化专属“政府工作报告政策解读”体验,提升报告感知度,传播量超过70万。

AI正在成为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引入AI技术作为内容生产工具,更多利用文生视频、图生视频、AI特效等技术路径生产的融媒体作品,将会更进一步丰富融媒体产品的形态,增强用户的时空和感官体验。

品鉴者言

人民日报和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两件爆款AI融媒体作品,再一次证明了传播力的本质是价值共鸣系统的构建。在AI技术深度融入新闻生产的当下,新闻从业者可能需要在效率与人文价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一方面,利用AI来提升内容生成的效率是必要的;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内容同质化和情感缺失的问题。

在将AI视为“效率工具”的同时,如何通过人机协作,在AI生成的内容中融入人类叙事,让AI成为“共情中介”而非“替代主体”,或许方能实现传播价值和传播力的可持续跃迁。

作者 田菊

编辑 刘娟利

二审 杨修玮

三审 高发强

相关推荐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河南日报社8部作品获通报表扬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河南日报社8部作品获通报表扬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翟健林近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举办的2024年度河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河南日报社8部作品获通报表扬: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河南”头条号入选“成绩突出账号”;河南日报社“英雄不曾远去”系列融媒报道、河南日报客户端《Z网评|功

2025-04-15 21:43:00

海河英才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成专访:留在天津 成就90后“膜法师”的“中国造”

海河英才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成专访:留在天津 成就90后“膜法师”的“中国造”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走进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树枝摇曳中,灰白色实验楼特别醒目。研发骨干李成常常在三楼西侧的窗前做实验记录,这个习惯始于三年前——当他发现透过双层玻璃的折射,远处写字楼群的玻璃幕墙会泛起海浪般的波纹。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走进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树枝

2025-04-15 20:29:00

跌落神坛后,《黑镜》新一季8.8分强势回归,6个故事震撼人心

跌落神坛后,《黑镜》新一季8.8分强势回归,6个故事震撼人心

文 | 极客电影Geekmovie,作者 | 大胡子,编辑 | Joy科技终将迭代,而人性则永远在场。1996年,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就有言在先: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在这样的预言背景下,迷你剧《黑镜》诞生了。剧集以冷冽的镜头模拟一个被科技、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交生态重构的近未来世

2025-04-15 09:36:00

中小学教研如何应对技术变革

中小学教研如何应对技术变革

以DeepSeek(深度求索)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中小学教研中提供教学资源开发、分析与改进教学行为、支持开展跨学科教研等,因此,很多学校纷纷引进数字化技术和教研平台。然而,不可否认,随着技术的加速迭代,一些技术、设备、平台的使用率也在渐降式衰退。 这也启发我们需要正视,在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

2025-04-15 07:10:00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公布实施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公布实施

4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订公布《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即日起施行。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是适应科技创新快速发展,在相关科研成果尚不具备制定国家标准条件时,支持引导创新技术推广试用、扩散成长的一种标准化技术文件,是国家标准的重要补充。本次修订的《管理规定

2025-04-14 2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