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房企的新模式“答卷”

时间:2025-04-08 16:07:00

作者 | 源媒汇 利晋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正式拉开房企多元化发展的序幕。

万科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碧桂园投入50亿研发建筑机器人博智林,恒大以并购方式跨入健康产业,华润置地确定“销售物业+投资物业+X”商业模式,龙湖在商业之外,成立长租公寓品牌“冠寓”......那时,将近50%房企都在试水多元化业务。

很多房企的命运,在这场探索中,走向不同的分岔路口。谁在沿着开发业务做链接构建运营、服务能力?谁在借着多元化继续跑马圈地或完全跳出传统业务?往回看,其实一目了然。

五年一轮回,十年一周期。

如今,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后,不再是单纯比拼“好房子”建造能力,所有房企重点发展方向都归结于一点:运营、服务能力。发展新模式之下,央企看华润,民企看龙湖。

生存命题,在安全中寻找确定性

眼下,摆在房企面前的命题基本只有一个:生存。

2021年以来,全国新房销售额几近腰斩,从18.2万亿减少到2024年的9.7万亿,跌幅为46.7%。数据是冰冷的,实际上每一次下降,都是对房企极限生存下的压力边界测试。

为了“活下去”,房企不断“缩表”,投资愈加谨慎。

规模民营房企几近全线“阵亡”,包括几家混合制头部房企,都在积极推进债务重组,相对健康仅剩龙湖、滨江等。越秀、华发、建发等“黑马”地方国资房企为行业短暂续火后,也选择了谨慎。保利、中海、华润等不断聚焦在上海、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

以销定支、量入而出,是龙湖、越秀、华润等绝大部分房企目前的投资策略。整体来看,全国房地产投资金额逐年收缩,由2021年14.76万亿递减至2024年的10万亿;百强房企拿地金额从2.54万亿减少至0.93万亿。

这种谨慎、聚焦,本质上就像“赶海”时,在沙滩上寻找海鲜那样——只有看到确定性,才会弯腰捡拾。

以前房企是比拼规模,当下是在财务安全下,赚具备确定性的钱。因为有安全,有现金流,才会有第二步。

安全有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的安全,令债务结构持续优化,降低有息负债规模;二是运营的安全,让库存压力下降且可控,并进行精准投资。

但其实,经历了高杠杆时代的房企,想要做到财务盘面的安全不是一件易事。从已披露2024年业绩的前十强房企来看,7家头部房企有息负债总额为1.54万亿元,同比增加约2%。

其中,安全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反而是龙湖,有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约8.5%,其次是中海、绿城下降超过6%。同时,龙湖短债占比为17.2%,仅排在中海之后。

龙湖的做法其实是前瞻性确定“安全第一战略”,从2021年明确“要永远保持安全和战略主动”,2022年投资端“短期的行为一定要把它砍掉”,2023年全盘要“主动把握好投资节奏,保证盘面的安全性”,2024年再次定调“以债务安全作为第一位,债务安全优先于增量的投资”。

相比2021年,2024年,龙湖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57.2%,下降了10.2个百分点,平均借贷年限延长3.9年至10.27年;融资成本下降14个基点至4.00%。

按照龙湖的预期,到2025年底,整体债务规模会进一步下降到1400亿左右。

在这之中,龙湖的自律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投资端坚守纪律。2024年,龙湖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西安、成都、武汉等9座城市获得9幅土地,今年1季度则在上海、苏州获取了两幅优质土地,持续聚焦在高能级城市核心板块,做到优中选优,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弹性的供货。

可以看到,龙湖的目的很简单:精准投资,赚具有确定性的钱。

转向新模式,集体发力“第二曲线”

行业进入下行通道后,“第一曲线”开发业务已经几近极限点,房企很难维持业绩和经营的连续性。

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2024年业绩的110家港股、A股房企中,有75家净利润录得亏损,占比约68%。亏损主要原因基本是期内开发业务毛利率下滑、对持有物业进行计提减值。

当前,整个顶层架构设计也在推动房企加快向新模式发展。2025年两会,“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模式,即房企在开发业务建造“好房子”的同时,围绕代建、综合运营服务等赛道积极转型升级。

有别于10年前那场多元化业务探索,跨入健康、足球、金融、机器人等“非本分”领域,新模式是在开发业务基础上,链接到商业、商办、代建、资管等业务。

新发展模式的底层逻辑是完成开发后,将能力延伸到运营、招商、服务等方面,即经营性业务。这也是美国、日本、香港等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后,重点转型发展方向。

新模式之下,前十强房企在经营性业务上,同样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口。

保利追求传统业务基础的规模,绿城偏向代建业务。中海则是在传统业务上,做大做强“明天”产业(商业资产管理)和“后天”产业(创新业务),招商蛇口将资产运营业务作为转型主战场之一。建发、华发、滨江等经营性业务则处于刚起步阶段。

在这条“第二曲线”上,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表现,就看两强:华润、龙湖。

收入占比上,龙湖经营性收入占比约21%,高于华润的15%。龙湖运营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7.4%,成为收入、利润和现金流的重要贡献来源。

已经领跑行业的龙湖、华润,定下了更长远的目标。

龙湖,要在2028年将经营性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50%,华润则是2025年经营性业务对核心净利润贡献在45%以上,长远目标同样是各占50%。

他们的共同选择,也印证了这一新发展模式的前瞻性。在银河国际分析中,龙湖被视为房企中“最具防御性开发商”之一,与中海、华润并列首推名单。

如果说2016年多元化业务的探索,是规模房企命运的分水岭;那么,行业向新模式转换之中,以自律换取的战略安全空间,用长期主义构建的运营、服务能力,让龙湖、华润们成为了“第二曲线”领跑者。这也是他们,给行业发展提交的一份答卷。

相关推荐
肃北税务:“强基”助企添动力 提质增效谱新篇

肃北税务:“强基”助企添动力 提质增效谱新篇

近年来,肃北县税务局紧紧围绕“强基础、提能力、促规范、优服务”的目标,扎实推进“强基工程”,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税务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硬支撑”基层税务工作千头万绪,队伍建设是关键。该局坚持把提升干部素质作为“强基工程”的核心任务,持续

2025-07-21 12:02:00

15位长的电话号码,要来了

15位长的电话号码,要来了

近日,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同时规范中间号业务、强化码号资源管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和非应邀商业营销信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是指受快递、外卖、网约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个人用户分配临时号码(通常称为“

2025-07-04 13:53:00

5%变10%!银行如何应对?

5%变10%!银行如何应对?

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 北京报道日前,沪深交易所宣布就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及有关事项公开征求意见,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同步调整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异常波动的交易公开信息披露指标,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此调整不仅影响

2025-07-03 07:48:00

枣阳市住建局:以学铸魂强本领 以训促干建新功

枣阳市住建局:以学铸魂强本领 以训促干建新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徐学波 钱躜)6月23日,枣阳市建局启动工程建设重要岗位干部队伍轮训工作,以“学思践悟”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枣阳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此次轮训聚焦住建系统工程建设关键岗位,覆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招投标管理、质量监督等核心领域,40 余名业务骨干参训。轮训以

2025-06-24 10:55:00

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等,英大泰和财险菏泽中支合计被罚20万元

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等,英大泰和财险菏泽中支合计被罚20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菏泽监管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菏泽中心支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和备案保险费率,被罚款18万元。时任该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孙天宇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2025-06-05 1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