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糖尿病人不能吃鸡蛋?医生:不想血糖升高,这3种食物要少碰

时间:2025-04-13 14:12:00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数以亿计的人正与这一慢性疾病艰难抗争,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何大爷,一位 62 岁的老人,原本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两个月前,在儿子安排的一次体检中,命运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 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

刚得知这个消息时,何大爷心里满是不以为然。在他的认知里,糖尿病不过是种常见的慢性病,应该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对身体也不会造成太严重的伤害。所以,他依旧保持着以往的饮食习惯,该吃啥吃啥,完全没把饮食控制当回事。就连医生开的降糖药,他也没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常常是吃一天停一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一个月后的一天,何大爷正像往常一样在家中活动,突然,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他眼前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倒了下去。家人发现后,顿时慌了手脚,急忙呼叫朋友,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何大爷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确定何大爷是由于血糖急剧升高而晕倒。在医院里,医生耐心地为何大爷科普了糖尿病的严重性。原来,糖尿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一系列可怕的并发症,从眼部的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到肾脏受损引发肾功能衰竭,再到心血管系统受累,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听完医生的讲解,何大爷这才如梦初醒,深刻认识到了糖尿病的可怕之处。从那以后,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严格控制饮食,积极对抗糖尿病。那些曾经喜爱的高糖、高油脂、高热量食物,如今都被他果断地列入了 “黑名单”,碰都不碰一下。同时,他也开始认真对待降糖药,每天按时按量服用。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何大爷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的血糖值逐渐稳定下来,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昨天,天气晴好,何大爷像往常一样和朋友在小区里散步,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上,朋友突然一本正经地对何大爷说:“老何啊,我跟你说,糖尿病患者可得少吃鸡蛋,不然血糖容易升高。”

何大爷听后,心里犯起了嘀咕,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朋友说:“不会吧,我现在每隔几天就会吃一个鸡蛋,也没见血糖升高啊。” 朋友见何大爷不信,便解释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不是明天要去医院复查嘛,要不你去问问医生,让专业的人给咱讲讲。” 何大爷觉得朋友说得在理,便决定第二天去医院时向医生请教这个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何大爷就匆匆赶到医院。医生为何大爷进行了全面复查,检查结束后,医生笑着告诉何大爷:“您现在的血糖控制得相当不错,只要继续保持目前的状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何大爷听了,心里乐开了花,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连忙表态:“医生,您放心,我肯定会继续坚持下去的,绝对不松懈。”


接着,何大爷想起了昨天和朋友讨论的问题,便赶忙向医生问道:“医生啊,我听朋友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鸡蛋,这是真的吗?” 医生耐心地解答道:“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鸡蛋的,只是在吃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量,另一个是做法。”

糖尿病人能吃鸡蛋吗?

其实,像何大爷这样对糖尿病患者能否吃鸡蛋心存疑惑的人不在少数。医生进一步解释道,之所以有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鸡蛋,主要是因为鸡蛋的蛋黄中含有较多胆固醇。大家普遍担心,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胆固醇,会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但实际上,鸡蛋的营养价值可不止胆固醇这一项。鸡蛋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它就像是身体这座大厦的 “砖块”,是构成众多器官组织的重要原料。同时,蛋白质还能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要是身体缺乏蛋白质,人就会变得虚弱不堪,仿佛失去了保护罩,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被疾病缠身。而且,大脑、肝脏等重要器官也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出现功能问题。所以,糖尿病患者适当吃鸡蛋是有益的,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不过,在吃鸡蛋这件事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把控好量。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在早餐时吃两个鸡蛋,如果吃完两个鸡蛋后,午餐和晚餐中不再摄入其他肉类,那么这种饮食安排一般不会对血糖造成明显影响。但要是早餐吃了两个鸡蛋,午餐和晚餐又大鱼大肉吃个不停,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就会给身体代谢带来负担,进而影响血糖,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吃鸡蛋时要合理规划饮食,早餐吃了两个鸡蛋,那午餐和晚餐的肉类就要相应减少。

另外,医生特别提醒,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者总胆固醇升高的情况,就不太建议每天都吃鸡蛋了。这种情况下,可以一周吃两个鸡蛋,或者只少量食用一些蛋白部分,尽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除了控制量,鸡蛋的做法也大有讲究。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炒鸡蛋或者煎荷包蛋,觉得这样做出来的鸡蛋香气四溢,十分美味。但从健康角度来看,这两种烹饪方式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炒鸡蛋和煎荷包蛋在制作过程中,会使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降低,而且鸡蛋中的胆固醇会发生明显氧化。糖尿病患者如果过多摄入这类经过高温烹饪、营养结构改变的鸡蛋,不仅无法充分吸收鸡蛋的营养,还会给身体增添额外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听完医生的一番讲解,何大爷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原来,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鸡蛋,只是要掌握好吃的技巧,适量食用,并且选择更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水煮蛋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何大爷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要把这个正确的知识分享给朋友,让大家不要再盲目拒绝鸡蛋这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正当何大爷准备离开时,医生突然叫住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说到饮食了,我再多叮嘱您几句。如果您想更好地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有三种食物一定要尽量少吃。”

医生:不想血糖升高,这 3 种食物要少碰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与饮食息息相关,饮食控制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血糖能否稳定。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想要血糖平稳,下面这三类食物一定要谨慎对待。

甜味饮料

自从确诊糖尿病后,许多患者都有意识地减少了饮料的摄入,有些人甚至开始购买标注 “无糖” 的饮料,以为这样就能既享受饮料的口感,又不用担心血糖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市场上很多所谓的 “无糖” 饮料,并非真的无糖,而是添加了人工甜味剂。这种看似健康的饮品,实则暗藏玄机,尤其是在增加 2 型糖尿病风险方面,危害不容小觑。


研究人员 Drouin - Chartier 经过深入分析对比大量数据后发现,普通的含糖饮料大约会使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28%,而那些打着 “无糖” 旗号、实则添加人工甜味剂的饮料,竟然能将糖尿病风险提高 29%。这一研究结果令人震惊,也给糖尿病患者敲响了警钟。

因此,医生强烈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对甜味饮料敬而远之,不管它包装上是否标注 “无糖”,都不要轻易尝试。因为这些饮料都有可能成为血糖升高的 “导火索”,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就算是 100% 的纯果汁,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多喝。虽然纯果汁看似天然健康,但其中含糖量并不低,而且果汁的升糖指数很高,喝多了同样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不利于血糖控制。

还有水果罐头,糖尿病患者也应尽量避免食用。水果罐头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为了保持水果的鲜美口感和延长保质期,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糖。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会迅速上升,给身体带来极大负担,对健康极为不利。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乳制品糖尿病患者能喝吗?Drouin - Chartier 的研究报告给出了答案:乳制品不仅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反而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而乳制品摄入不足,反倒会让糖尿病风险升高。所以,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无糖的乳制品,像无糖酸奶、低脂牛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乳制品既能为身体补充丰富的营养,又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


太咸的食物

在饮食中,有些人偏爱重口味,对腊肉、腊肠、咸鱼等咸货情有独钟。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却不知道糖尿病患者同样要对这类食物忌口。太咸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盐分,人体摄入过多盐分后,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体内钠含量升高,打破盐代谢的平衡,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可能出现脱水症状,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如果此时再大量食用太咸的食物,极有可能引发肾脏的肾小球硬化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使肾脏功能受损,甚至可能引发其他更为严重的肾脏疾病。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医生郑重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太咸食物的摄入。如果实在嘴馋,偶尔尝一点解解馋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将其作为日常饮食的常客,天天食用。

高油脂高热量食物

烧烤、烤串、炸串、炸物等美食,一直以来都深受大众喜爱,那诱人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却是血糖控制的 “大敌”。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过多的脂肪摄入容易使人发胖,而肥胖又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脂肪会像捣乱分子一样,降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素这个 “血糖调节小能手” 难以正常发挥作用,进而导致血糖出现剧烈波动,给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带来极大困难。


另外,有些人特别喜欢吃动物内脏,觉得它们口感独特、营养丰富。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动物内脏同样要少吃。因为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颇高,吃太多会对血糖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应以新鲜蔬菜为主,这些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对血糖控制十分有益。低糖水果也可以适量食用,为身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水分。同时,要注重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身体摄入各种所需营养成分。

当然,除了饮食控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也至关重要。吃饭要定时定量,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切不可暴饮暴食,或者饥一顿饱一顿,这样的饮食习惯不仅会伤害肠胃,还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运动方面,每天最好固定一个运动时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


情绪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情绪变化过大,容易引起血糖剧烈波动。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遇到事情时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平和的心境。此外,充足的睡眠也不可或缺。睡眠不足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导致情绪不稳定,进而影响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关键要点,那就是加强血糖监测。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自备血糖仪,每天按时监测血糖,并认真记录下血糖值。尤其是夜间 2 - 3 点左右的血糖数值,对于医生了解患者血糖的整体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些记录下来的血糖数据,就像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 “钥匙”,既能帮助患者自己更好地掌握血糖变化规律,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相关推荐
职引未来|中南学子高宇杰:从模糊的“医生梦”到心血管外科医生的进阶之路

职引未来|中南学子高宇杰:从模糊的“医生梦”到心血管外科医生的进阶之路

“你的职业目标,经得起未来的挑战吗?”这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向千万学子抛出的思考题。4月16日至19日,这场聚焦青年职业发展的“风向标”赛事即将登陆湖南长沙,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同步展开巅峰对决。大赛前夕,潇湘晨报·晨视频推出“湘江潮涌 职引未来”系列报道,对参加首届大赛

2025-04-14 19:25:00

人民日报客户端 | 运动的尽头是康复科?8个动作带你远离损伤

人民日报客户端 | 运动的尽头是康复科?8个动作带你远离损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多地探索以运动处方推进全民健康,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新模式。运动康复不仅解决运动中的损伤,也有助于人们进行健康管理,保持身体最佳状态。从面向专业运动员到服务寻常百姓,如今,运动康

2025-04-14 14:53:00

糖尿病人不能吃鸡蛋?医生:不想血糖升高,这3种食物要少碰

糖尿病人不能吃鸡蛋?医生:不想血糖升高,这3种食物要少碰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数以亿计的人正与这一慢性疾病艰难抗争,承受着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何大爷,一位 62 岁的老人,原本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两个月前,在儿子安排的一次体检中,命运却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 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刚得知这个消息时,何大爷心里满是不以为然。在他的认知里,糖尿病不过

2025-04-13 14:12:00

古稀老人遇“无声杀手电话”,医生服务守护心脏健康

古稀老人遇“无声杀手电话”,医生服务守护心脏健康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汤玮娜年逾七旬的郑家老爷子是邻里闻名的“健康标杆”,每天雷打不动晨起打太极,傍晚在社区步道散步。除了偶尔胸闷、血压计上的数值经常超红线外,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七十岁的样子。上周,郑爷爷在他儿子的安排下做了个基础体检,结果心电图报告出来,提示郑爷爷患有陈旧性心梗。面

2025-04-11 17:43:00

践行大食物观,托举高品质生活

践行大食物观,托举高品质生活

【光明时评】作者:李扬(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大食物观,一头连着田间,一头连着餐桌。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同传统的饮食观念相比,大食物观打破了对传统主粮的狭隘理解,更

2025-04-11 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