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雨阳 绘)
只因一次意外的经历,女子竟掌握了“薅羊毛的财富密码”。在明知自己是过敏性体质的情况下,她故意抓挠皮肤,并以身上瘙痒、发红过敏为由,要求酒店退还房费。为逃避法律制裁,女子还多次查询与消费纠纷有关内容,试图以此规避风险……(5月14日澎湃新闻)
这种“碰瓷式维权”,看似是消费者权益意识的觉醒,实则是对维权的异化与扭曲。真正的维权应当建立在事实与法律的基石之上,而非滥用权利的无理取闹。
要杜绝类似“碰瓷式维权”,需要法治力量与社会理性的双重努力。法律层面应当明确维权与敲诈的界限,司法机关在处理消费纠纷时需辨明是非,既不纵容商家侵权,也不姑息恶意索赔。消费者组织则应加强引导,帮助公众区分正当维权与过度维权。 (张连洲)
来源:遵义日报
编辑: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