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周一见| “海上看青岛”成今年暑期文旅爆款

时间:2025-08-11 09:05:00

海上游爆火 青岛做对啥

“海上看青岛”成为暑期文旅爆款 今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200万人次

游客们体验“海上看青岛”,纷纷打卡拍照。

“好客山东·半岛1号”一期航线开通。

【开篇语】

  今年暑期,青岛海上旅游的热度如同黄海之滨的夏日骄阳,炽热而耀眼。从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激增107.8%的亮眼成绩单,到“好客山东・半岛1号”首航揭开半岛海洋旅游协同发展的新篇章,再到“魅力唐岛湾环游”航线为西海岸打开全新观景维度……青岛海上旅游不仅成为城市文旅的“金字招牌”,更淬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样板”。这股热潮的背后,是青岛对海洋文旅资源的系统性重构,是对“经略海洋”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截至7月27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这一接待量的实现较去年提前39天,且其中民营航商接待量提升至35%,成为驱动增长的重要力量;7月29日,“好客山东·半岛1号”海上游首航,开启青岛深度海岛游;8月1日,魅力唐岛湾环游航线首航,为青岛再添一处独特的“海上视角”……从青岛海洋旅游发展来看,2025年无疑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随着多处近海旅游码头、航线的相继开通,青岛海上游发展节节攀升、势头强劲。海上旅游持续“爆火”的背后,青岛究竟做对了什么?

“海上看青岛”开辟新航线

  7月29日,“好客山东·半岛1号”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启航,它运营的航线串联灵山岛、斋堂岛、琅琊台风景线,以“海上+陆上”“岛上+岛下”的立体设计,将海岛风光、渔家文化、历史遗迹编织成有机整体,标志着山东海洋旅游从“各自为战”迈向“协同共生”的新阶段。

  青岛开辟的“积米崖—灵山岛—斋堂岛”黄金航线,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日海岛游”的高性价比选择,更在于探索出北方海岛旅游的破题之道:以文化为锚点,让海岛从“打卡地”变为“体验场”。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北方海岛旅游业若想摆脱季节性依赖,必须跳出“看海”的单一逻辑,转向“懂海”的深度体验——青岛这条航线的实践,恰是对此的有力回应。

  3天后启航的“魅力唐岛湾环游”航线,则以30分钟的“浓缩旅程”展现了另一种文旅融合的巧思。从唐岛湾海战的历史回响,到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之美,再到“琴岛之眼”摩天轮与城市天际线的现代对话,这条航线让游客在短时间内触摸到城市的历史厚度与发展活力。

  从青岛湾到唐岛湾,从奥帆中心到灵山岛,17条精品航线构成的网络正在重塑城市的旅游叙事方式。当“海上看青岛”不再是分散的景点串联,而成为“城、山、海、岛”有机衔接的立体画卷,青岛完成了从“海洋城市”到“海洋旅游目的地”的身份跃迁。

打造海上旅游联合运营体

  青岛湾的变迁,是观察青岛海上旅游蝶变的最佳窗口。曾几何时,这里的旅游客船“小、散、乱”,无序竞争拉低了游客体验。而如今,统一调度的船舶、规范的售票系统、清晰的服务标准,勾勒出一幅“安全、有序、优质”的新图景——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青岛旅游集团牵头组建的全国最大海上旅游联合运营体,以及其创新推出的“五统一”机制与“三重保障”体系。

  “五统一”(统一产品定价、统一票务销售、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船舶调度,统一财务结算)的本质,是对市场秩序的重塑。它打破了63家航商的壁垒,让国企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民企的市场活力形成合力:青岛旅游集团开放“轮渡环游”“海底世界环游”等“黄金航线”的运营权,民营航商得以共享成熟的客流体系与品牌效应,这不仅提升了市场效率,更体现了“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协同智慧。

  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三重保障体系”,则触及了旅游产业的核心命脉:信任。先行赔付机制全面覆盖旗下各旅游景区、场馆、街区的各类文旅产品,让游客维权“零门槛”;联合运营航商公开签署《码头自律诚信经营公约》,公开承诺推动企业从“被动受管”到“主动履责”;有奖举报引入社会监督形成“全民共治”,让违规销售和非法揽客行为无处遁形——这三重保障如同为行业装上“安全阀”,既守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更净化了市场生态。中国旅游研究院将“青岛模式”纳入全国创新案例,正是对这种制度创新价值的认可。

产品创新紧扣“文化根脉”

  自7月5日以来,奥帆中心“海上啤酒节”持续爆火,背后隐藏着青岛海洋旅游产品创新的密码。当游客在游船上畅饮青啤,远眺浮山湾灯光秀,聆听现场乐队演出时,他们消费的不仅是“啤酒+海景”的组合,更是一种“海风、音乐、霓虹交织”的沉浸式体验。这种将城市IP啤酒与海洋场景深度融合的设计,标志着青岛海上旅游从“资源展示”转向“价值创造”的关键一跃。

  从“追鸥逐浪”的野趣体验,到《寻梦沧海》《徐福传奇》的演绎,再到即将开通的栈桥夜游航线,青岛正以“海洋+”的思维不断拓展产品边界,让海洋旅游摆脱“季节性”“观光性”的桎梏,形成“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7月以来,联合运营体日均接待量达2.8万人次,高峰突破4万人次;8月10日,青岛轮渡创下单日发船121航次、单日接待游客20235人次、单日营业收入117.8万元的新纪录——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游客对“高品质体验”的投票。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岛的产品创新始终紧扣“文化根脉”,构建起统一的“海洋文化叙事体系”。当不同产品在文化内核上形成“共振”,游客便能从碎片化体验中找到情感共鸣点——这正是文旅融合的核心要义:以文化为线,串起分散的资源珍珠,最终形成打动人心的“项链”。

  从昔日的“小散乱”到如今的“全国样板”,青岛海上旅游的逆袭,本质上是一场“系统革命”。它以航线网络为骨架,串联起全域资源;以联合运营为肌理,激活市场活力;以文化创新为灵魂,提升体验价值。当“海上看青岛”不仅是一种旅游选择,更成为一种理解城市精神的方式时,青岛已然为中国海洋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 新闻延伸 /

“海上看青岛”精品航线

  截至目前,青岛旅游集团精心打造的“海上看青岛”旅游品牌已拥有17条精品航线。

  1.环游浮山湾:奥帆中心—五四广场—海天中心—奥帆中心。2.橘子海专线:奥帆中心—五四广场—海天中心—奥帆中心。3.夜游浮山湾:奥帆中心—五四广场—海天中心—奥帆中心。4.魅力三湾:奥帆中心—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奥帆中心。5.海上祈福航线:奥帆中心—祈福灯塔—燕儿岛山公园—海上妈祖像—小麦岛—奥帆中心。6.蓝调航线:奥帆中心—祈福灯塔—燕儿岛山公园—海上妈祖像—小麦岛—奥帆中心。7.奥帆中心至海底世界区间航线:奥帆中心—浮山湾—太平湾—第一海水浴场—海底世界码头。8.崂山经典航线:奥帆中心—崂山太清码头。9.海底世界至奥帆中心区间航线:海底世界—第一海水浴场—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奥帆中心。10.海底世界环游航线:海底世界—小青岛—栈桥—海底世界。11.栈桥经典环游(二中湾):青岛湾栈桥码头—栈桥—小青岛—青岛湾栈桥码头。12.海上巴士:青岛湾栈桥码头—栈桥—小青岛—青岛湾栈桥码头。13.栈桥经典环游(八大峡):八大峡—栈桥—小青岛—八大峡。14.环游胶州湾:青岛轮渡—小港—中港—邮轮母港—大港—远眺跨海大桥—青岛轮渡。15.环游胶州湾橘子海:青岛轮渡—小港—中港—邮轮母港—大港—远眺跨海大桥—青岛轮渡。16.“好客山东·半岛1号”一期航线:积米崖—灵山岛—斋堂岛。17.魅力唐岛湾环游航线:积米崖码头—牛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鱼鸣嘴—唐岛—积米崖码头。


海上把舵者 心里话要说

39岁的李钢从轮渡水手到游船船长 想让更多人看到青岛最美的海

夜游浮山湾。


李钢正在驾驶游船。

  青岛奥帆中心码头,“青旅黄海”号游船缓缓起航驶入浮山湾,天边的晚霞将海水染成金红色。驾驶舱内,船长李钢的目光如雷达般扫过海面,双手沉稳操控着舵轮;甲板上,游客们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散……近日,青岛早报记者采访了“青旅黄海号”船长李钢。这位船长称得上是青岛海洋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让我们跟随他的视角,开启一段不一样的海上旅游体验。

19年坚守从水手到船长

  游轮产业是海洋经济产业中的一张“名片”,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随着暑期到来,人们乘坐游轮出游的热情不断高涨。在全新投入运营的“青旅黄海”号游船上,今年39岁的船长李钢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19个年头。

  “船舶安全无小事。”这是李钢常挂嘴边的话。在同事眼中,这位身材精干、肤色黝黑的船长是“行走的安全手册”,他会定期组织船员开展安全演练,主动向老船长讨教驾驶技术,甚至在休航期仍反复研究海图与气象资料。他说,青岛海上航线串联着浮山湾、汇泉湾、青岛湾等核心旅游区,每日承载数千名游客,“每一次转向都关乎生命。”

  今年3月,“青旅黄海”号正式入列青岛旅游集团。这是艘精心打造的40米级200客位豪华游船,为它掌舵的使命交到了李钢手中。

  作为青岛海上旅游的“黄金线路”,魅力三湾航线承载着城市记忆:从奥帆中心起航,沿途经过五四广场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八大关红瓦绿树的老建筑群,直至历经百年沧桑的栈桥回澜阁。李钢掌舵的“青旅黄海”号,正是这条航线的核心运力之一。

带领游客夜游浮山湾

  “这个暑期游客量明显增多,尤其是外地游客,占到了一半以上。‘钻石海’‘橘子海’等特色航线尤其受到游客欢迎,每天下午的3点到5点半是游船日游时段的体验高峰期。夜晚还有夜游浮山湾航线等特色航线,可以在‘网红机位’打卡浮山湾灯光秀。”李钢介绍。

  每当夜幕降临,青岛湾畔建筑群的灯光次第亮起,整个海湾都变得璀璨夺目、流光溢彩。“青旅黄海”号游船亮起彩灯,游客有序排队上船,随着一声汽笛鸣响,游船缓缓驶出码头,开启了海上夜游浮山湾之旅。走进一层的船舱,眼前是两排整齐的卡座,可容纳百人,乘客在座位上便能透过两侧的窗户欣赏海上夜景。“看,这里就是我们白天去过的《五月的风》,从远处看还能认出来吗?”乘客王女士正给孩子介绍游船途经的景点,她笑着告诉记者:“小朋友第一次坐船很兴奋。游船座椅很舒服,位置也宽敞,还可以好好欣赏沿途景色。等会儿我们还准备去二层甲板拍照留念。”

  7月19日晚,一场特殊的航行在浮山湾展开。参加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的德国、希腊、新西兰等国外宾登上游船,李钢亲自操纵舵轮,带他们驶入“东方戛纳”的夜景画卷。“灯光秀的色彩令人震撼!”希腊比雷埃夫斯市副市长安德里亚娜·扎拉克丽倚靠栏杆赞叹。在她身后,霓虹勾勒的楼宇如水晶宫般浮于海面,船尾翻卷的浪花泛着幽蓝微光。新西兰嘉宾麦克·科斯特洛更感慨于城市的开放:“免签政策与这样的海上浪漫是给世界的邀请函!”对李钢而言,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今年夏季,“潮齐音乐会——夜游浮山湾”航线成为青岛文旅的王牌产品,韩国旅游团偏爱在顶层甲板拍摄灯光秀,而欧美游客热衷在船舱内品着青岛啤酒欣赏夜景。

  “我切身感受到了青岛海洋旅游的蓬勃发展。就拿今年来说,目前我们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青岛海洋旅游的热度在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通过海洋旅游来了解、体验青岛这座城市。”李钢告诉记者,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运力与服务的升级。“就像我所在的‘青旅黄海’号,就是青岛旅游集团为了提升海洋旅游运力新购入的船只,它的加入充实了我们的海洋旅游力量。”他表示,同时,在政府带领下,青岛旅游集团和各航商共同努力,青岛海上旅游服务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让市民游客安心、放心地从海上全面感受青岛的“山、海、城、湾”。

让更多人看到青岛的美

  如今,青岛海上旅游运力已跻身全国头部阵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船舶数量达213艘,总客位6355个,串联起17条“海上看青岛”航线。而“青旅黄海”号等新船的加入,正推动“海上看青岛”向国际化升级。

  “现在正值暑假,越是节假日,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李钢的视线始终未离开过驾驶台。船舱外,游客们举着手机拍摄远处的帆影,孩子们兴奋地指着海平面上跃动的波光。对他而言,这份坚守不仅是职责,更是守护游客平安出行的无声承诺。

  作为“海上看青岛”的重要载体,游船的每一次安全航行,背后是青岛旅游集团对服务品质与安全底线的严格把控。从船舶设计、技术升级到船员培训,确保假日期间每一艘游船、每一名在岗员工都能以最佳状态服务游客。正如李钢所说:“我们的坚守,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青岛最美的海。”当夕阳为海面镀上一层金辉,这座城市的文旅温度,正随着一艘艘游船的平稳前行,传递至每一位游客心中。但对李钢而言,更大的愿景藏在细节中,“当外地游客说‘青岛的海比照片还美’,当外国友人举起大拇指喊‘Qingdao,amazing!’,那一刻,19年的坚守都值了。”

  “对于未来,我充满期待。随着像‘青旅黄海’号这样的新船不断加入,我们有信心承载更多游客的期待。”李刚表示,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培训,严格把控安全底线,让“海上看青岛”这张名片越来越闪亮,吸引更多游客,推动青岛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夜幕低垂,游船缓缓靠岸。李钢伫立船舷,目送游客散去。不远处的奥帆中心灯塔亮起暖黄光束,为下一班游船指引方向。

/ 人物故事 /

从水手到船长

  2006年,李钢从航海院校毕业,第一站便踏上了青岛轮渡的甲板。“那时轮渡是连接青黄两岸的交通命脉,我亲身经历了它的辉煌。”李钢回忆道,但传统水上交通方式在时代的浪潮下面临挑战,转型成为必然之路。2018年对于李钢而言是一个关键转折点——他正式担任了“青岛之星”号的船长,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那个夏天,我们驾驶的‘青岛之星’号作为主力船只,光荣地参与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海上服务保障工作。‘青岛之星’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接待能力,是青岛向世界展示海洋魅力的‘海上名片’。”李钢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在“青岛之星”号上坚守7年后,今年3月9日,李钢迎来了新的使命——掌舵“青旅黄海”号。

  从承载基础交通功能的轮渡,到服务国际盛事的“青岛之星”号,再到集尖端科技与豪华体验于一身的“青旅黄海”号,李钢船长19年的航迹,清晰勾勒出青岛海上旅游产业从传统交通向高端休闲体验转型升级的壮阔航程。“青旅黄海”号的入列,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世界级的海洋旅游产品,更是青岛这座海洋名城不断提升海洋旅游能级、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最新力证。


海上看青岛 迎来新视角

灵山岛开通第二条海上客运通道 海岛航线向“交通+休闲+观光”创新转型

“星光岛—灵山岛”航线首航。

“魅力唐岛湾环游”航线开通首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乘坐体验。

  8月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星光岛—灵山岛”及“星光岛观光”航线首航仪式在星光岛码头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迎来第二条海上客运通道。青岛西海岸新区6条海上旅游航线同步开通,海岛航线正式开启由交通功能向“交通+休闲+观光”的创新转型,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洋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灵山岛迎来“双通道”时代

  在悠扬的汽笛声中,“海韵丰1”号客船缓缓驶离星光岛码头,开启前往灵山岛的航程。记者了解到,此次集中开通的6条海上航线构建起覆盖重点景区、港口与海岛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星光岛—灵山岛”航线开通意义重大,这条单程距离约7.8海里的航线,让灵山岛告别了单一海上通道的历史。作为中国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海拔513.6米,也是山东省海上通行距离最远的岛屿。此前,岛上居民与游客往返仅能依靠积米崖港至灵山岛一条航线。新航线的开通,使灵山岛连接大陆的海上客运通道实现“双保险”。运营方投放的“海韵丰1”“海韵丰2”两艘普通客船,单船载客量67人,设计航速约10节,单程航行时间约47分钟,较原有航线更为快捷舒适。

  同步开通的还有星光岛至积米崖港、唐岛湾、竹岔岛、灵山湾以及星光岛2海里周边范围等5条海上旅游航线。这些航线如同蓝色绸带,将西海岸新区的海洋景观与人文资源串联起来。游客可从星光岛出发,或探秘竹岔岛的火山遗迹,或徜徉唐岛湾的江南风情,或欣赏灵山湾的日出盛景,全方位体验“山海岛湾”的独特魅力。

  此次航线集群的开通,并非简单的运输线路拓展,而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动海岛航线功能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青岛海韵丰游艇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告诉记者,新航线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交通+休闲+观光”的理念,通过优化船舶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景观体验,实现从单纯交通功能向复合型旅游产品的转变。据悉,新航线的开通将彻底改变灵山岛旅游的交通体验。此前前往灵山岛的航线从渔港出发,旅游配套环境较简陋;而星光岛码头按全球顶级的美国伯利汉码头标准建设,周边还配套四家星级酒店及高端游艇会,从硬件上实现了旅游环境的跃升。

  王健介绍,航线的核心优势集中在“舒适”与“实惠”两大亮点上。船舶采用卡座设计,舒适度与体验感接近游艇,单程约1小时的航行中,游客可通过观景设施饱览山海风光。尽管硬件升级,票价却保持亲民,未较普通航线大幅上涨。船上还配备电视系统,循环播放灵山岛、流沙湾等沿线景点讲解及周边旅游产品介绍,目前以纯观光为主,后期将增设简餐服务。

  随着这条“高性价比+高品质”航线的常态化运营,星光岛与灵山岛的“山海联动”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为新区海洋文旅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在船舶选择上,除保障基础运力的普通客船外,运营方计划后续投入具有观光功能的游船,增设观景甲板、休闲座椅等设施,让游客在航行途中即可欣赏海上风光。航线时间安排上,特意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增加早间、傍晚班次,满足游客看日出、观晚霞的需求。

海岛居民乐享发展红利

  灵山岛新航线的开通,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践行“海陆统筹、城岛互动”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此次航线网络的完善,将进一步打通陆域与海岛的资源要素流动通道,推动形成“以陆带岛、以岛促陆、海陆联动”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在空间布局上,新航线将星光岛、灵山岛、竹岔岛、唐岛湾、灵山湾等重点旅游节点有机串联,与陆域的琅琊台、大珠山、金沙滩等景区形成互补,构建起“一日游”“两日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游客可以上午在琅琊台探寻历史遗迹,中午乘船前往灵山岛品尝渔家宴,下午体验海岛徒步,傍晚返回星光岛欣赏湾区夜景,实现“山、海、湾、岛”全要素体验。

  航线开通带来的不仅是旅游体验的提升,更将为海岛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按年客运能力10万人次计算,即使其中只有一半为游客,每人次在岛上消费300元,每年也能为岛上带来1500万元的经济收入,将直接带动岛上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发展,为居民增收提供新渠道。

  “以前孩子在黄岛上学,每周五放学要赶最早的船回家,遇上天气不好就只能住校。现在新航线班次多了,周末回家方便多了。”灵山岛居民张大姐的话语中满是欣慰。交通的改善不仅方便了居民出行,更打开了海岛特产的外销通道。灵山岛盛产海参、鲍鱼等海产品,以往受交通限制,鲜活海产品难以快速运出岛。新航线开通后,运营方计划专门开辟冷链运输通道,岛上的海鲜当天就能抵达青岛市区的商超和餐厅。“这样我们的海鲜就不愁卖了,价格也能比以前提高不少。”岛上养殖户王大哥笑着说。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西海岸新区也注重保护海岛的文化底蕴。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灵山岛,挖掘渔家故事、民俗传说,整理成《灵山岛民俗文化集》;邀请设计师对岛上的民居进行改造,保留渔家建筑特色的同时提升居住舒适度;定期举办渔家文化节,通过渔歌对唱、海鲜烹饪大赛等活动,让游客感受渔家文化魅力。“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来得了、玩得好,更要让岛上居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海岛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海岛居民,实现旅游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从单一交通线到多元旅游网,从孤岛相望到海陆联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上航线升级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随着“交通+休闲+观光”模式的深入推进,为游客带来更多“登岛探秘、枕浪听涛”的难忘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更多人心中的“海上旅游胜地”,书写出海岛与城市相拥、自然与人文共融的美好画卷。

/新闻延伸/

打造北方海岛旅游新标杆

  此次航线集群的开通,是山东省深化“引客入鲁”战略、做强海洋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 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开展景区城市建设、旅游消费升级、海洋旅游提质、文旅跨界融合创新等旅游强区九大行动。其中,海洋旅游提质行动中提到,构建“陆海联动”新格局,新建、改扩建南屯、竹岔岛等陆岛交通码头。积极融入山东半岛海上游和“海上看青岛”旅游航线,焕新升级星光岛片区游艇会、星海滩、剧院秀场等海洋文旅业态。加快竹岔岛综合开发,全面提升灵山岛3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水平,打造“一岛一世界”的北方海岛旅游新标杆。

  7月29日“好客山东·半岛1号”成功首航、8月7日“星光岛—灵山岛”航线首航启动……这一系列海上旅游项目的启动,为海岛带来规模化、常态化客源的同时,更激活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岛旅游服务产业链,在统筹海陆资源、打造一体化旅游产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支持海上旅游航线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出多项配套政策:对海岛旅游经营主体给予税收减免;设立海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航线补贴和设施升级;开通旅游直通车,连接高铁站、汽车站与码头;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合作推出“海上旅游专线”,扩大客源市场。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为航线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与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的航线互联互通,打造“好客山东·海岸生活”旅游品牌,让更多游客体验海洋旅游的独特魅力。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郭念礼 刘雅梦

相关推荐
大片百日菊惊艳绽放!青岛即墨环秀湖这处花海藏不住了

大片百日菊惊艳绽放!青岛即墨环秀湖这处花海藏不住了

鲁网8月11日讯随着秋风的轻抚,青岛即墨环秀湖体育休闲公园,悄然地渲染着浪漫又神秘的斑斓,各色百日菊相继绽放,仿佛走进了莫奈笔下的油画世界。百日菊又名火球花、步步登高,因花期100天左右,又叫百日草。走进环秀湖体育休闲公园,一朵朵百日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随风摇曳,形成五彩花海,惹人陶醉。绵延如锦缎

2025-08-11 17:14:00

周一见| “海上看青岛”成今年暑期文旅爆款

周一见| “海上看青岛”成今年暑期文旅爆款

海上游爆火 青岛做对啥“海上看青岛”成为暑期文旅爆款 今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200万人次游客们体验“海上看青岛”,纷纷打卡拍照。“好客山东·半岛1号”一期航线开通。【开篇语】  今年暑期,青岛海上旅游的热度如同黄海之滨的夏日骄阳,炽热而耀眼。从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游客量突破200万人次、同比激增107.

2025-08-11 09:05:00

海信冰箱“读书看海观世界”十周年,让未来多一束光!

海信冰箱“读书看海观世界”十周年,让未来多一束光!

8月7日,海信冰箱举办了“读书看海观世界”公益夏令营十周年庆典活动。十年来,该项目已助力近500名山区学子走出大山拓展视野。活动现场,海信冰箱还与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签署“未成年儿童保护”专项合作协议,为公益项目注入新动能。“读书看海观世界”公益夏令营项目始于2016年,以海信援建北川海信陈家坝小学为

2025-08-11 00:19:00

14岁少年随手点赞一条“豪车炫富”视频,被许诺3天赚5万,结果像牲口一样被塞进破旧小渔船偷渡

14岁少年随手点赞一条“豪车炫富”视频,被许诺3天赚5万,结果像牲口一样被塞进破旧小渔船偷渡

“三天赚五万”“机票报销”……暑假期间,此类极具诱惑的网络招聘信息频现,目标直指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近日,海警南海分局破获一起偷渡案,揭开了“高薪”背后精心设计的骗局。从“点赞之祸”到海上噩梦14岁的四川少年小沈(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平台随手点赞一条“豪车炫富”的视频,竟险些遭遇意外。视频发布者

2025-08-09 22:41:00

五台山景区8月8日起暂停售票,全面封闭

五台山景区8月8日起暂停售票,全面封闭

8月7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五台山景区全面实施封闭管理的公告。公告提到,气象部门预计景区8月8日白天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为保障广大游客和景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五台山管委会决定,从8月8日零时起暂停售票,景区全面实施封闭管理措施,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封闭管理期间,所有人员和车辆暂

2025-08-08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