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肇庆高新区迎来了一场科技与人才的盛宴——“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人才要素聚合项目集中签约活动,32个涵盖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平台共建等多个领域的项目正式签约。

△4月3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人才要素聚合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办。郎鹏翔 摄
这些项目涉及新能源、
新材料、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
前沿科技领域的联合研发,
也包括针对高层次人才
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定制化培养计划、
多个平台共建项目的落地,
将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助力肇庆高新区加快构建
“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生态。
肇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华为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加快创新和人才要素集聚,努力将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成为资源密集、服务链条完善的教育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以创新为驱动
产教融合已有良好态势
依托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
过去的一年,
肇庆高新区持续
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产教融合方面,肇庆高新区抢抓契机,举办了2024年肇庆市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高校校长“大旺行”活动,推动了肇庆高新区产业优势和科教走廊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的紧密结合,联合10所高校成立了产教联盟和高校联盟。

肇庆市高鼎端科教走廊高校校长“大旺行”活动在肇庆高新区举行。
同时,肇庆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发布了《加快推进高鼎端科教走廊与肇庆高新区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肇庆高新区与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的深度合作,推动了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与产业资源的对接融通和联动发展。

郎鹏翔 摄
在科教融合方面,肇庆高新区以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相关高等和中职院校为主体,积极申请创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目前,已有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肇庆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等5家大学和中职院校,以及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等3家科研机构和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加入了联合体。这一联合体的成立,不仅提升肇庆高新区的科教融合水平,还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小鹏汽车 王振宇 摄
值得一提的是,肇庆高新区还积极探索与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高校开展“一试双元三证”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畅通工程师培养与评价的快速通道,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急需相结合,为肇庆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博士双师制”破冰
校地企合作纵深推进
在活动现场,
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聚力的创新举措
——“博士双师制”项目正式启动。
该机制以企业博士担任高校兼职教师、
高校博士兼任公司产业导师的
“双重”身份承担高校、企业
特定教育教学和技术创新任务,
实现“高校智力”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现场,肇庆学院、肇庆医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金三江(肇庆)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企“博士双师制”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互聘20名博士担任兼职导师或产业导师,共同承担高校教育教学和企业技术创新任务。





△校企“博士双师制”项目签约(左右滑动查看)。郎鹏翔 摄
自2024年下半年谋划推进“博士双师制”以来,肇庆高新区已发动参与高校4家、企业或研究院创新平台34家,导入高层次人才高校博士203名、企业博士110名,挖掘高校岗位需求和技术创新需求35个,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匹配和“一人一策”专项对接,已推动来自肇庆学院、肇庆医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3所高校10名博士与智华网联、创智装备等企业和来自粤微生物、博汇新材、西江实验室等10家企业博士与肇庆学院、肇庆医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3所高校实现“双任”。
未来产研院展实力
创新成果助力产业升级
肇庆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简称“未来产研院”)
是肇庆首个聚焦未来产业技术创新
与成果转化的新型科研平台。
自成立以来,依托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主导产业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兴军教授团队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优势,以“筑巢引凤”模式引入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企业。联合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打造肇庆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已建设了先进的飞行场地和智能化产线,重点聚焦无人机在航拍测绘、消防应急、安保救援、电力巡检等场景的示范应用,为推动肇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郎鹏翔 摄
当天,未来产研院分别落地氢能、锂电无人机组装生产和无人机飞手试训2个项目,并与高校、企业签署共建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学院的合作协议,通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培育实现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双向突破。
同时,未来产研院与肇庆市交警三大队签订“空地立体式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广东汇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电力行业“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项目。

郎鹏翔 摄
“数字博创”平台上线
人才引育机制取得新突破
为了进一步提升
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效率,
肇庆高新区正式上线了“数字博创”平台。
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肇庆高新区主导特色产业企业博士博士后“三站一基地”人才、技术、项目需求模型进行数字化重构,推动外部资源和需求同高鼎端科教走廊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联动协同,实现“政校企产学研”数字化匹配。

△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数字博创”平台上线。郎鹏翔 摄
同时,平台对校企资源汇聚、人才、技术、项目需求、合作进展及成果、科研设备共享等内容分层次进行数据化展示,推动形成人才、技术、项目、科研设备大数据库。
截至目前,平台首期已导入肇庆高新区34个博士(后)创新平台及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4所高校310多名博士信息,已累计发布企业技术需求35项,已开展合作项目20个。
为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
平台还实施了“博士经纪人”制度。

△“百万英才汇南粤”引才合伙人暨博士经纪人授牌。郎鹏翔 摄
3月,肇庆高新区正式发布“博士经纪人”招募公告,包括广东省博士博士后人才发展促进会、广东博士创新发展促进会、广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平台公司等在内的首批6家专业机构入选。这些机构将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创新要素围绕博士(后)人才集聚融合,为肇庆高新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动能。
资料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