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城市”理念为笔,蘸取“净优亮美”浓墨,江汉区在城市肌理间精雕细琢——下足绣花功夫,齐绘城市之美,以美丽街区创建为契机,围绕后襄河公园核心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了从单一公园到全域街区的美丽蝶变,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篇章。

公园焕新 绿意织就民生乐园傍晚时分,在后襄河南路的林荫下,新栽的吴风草青翠欲滴。居民们三三两两,或在新添的座椅上闲话家常,或沿着绿荫跑道慢跑,享受着城市中心难得的静谧与清凉。“现在这里不像马路,倒像自家小区的花园,每天不来走走浑身不自在。”正在遛弯的王阿姨笑着说。作为武汉的“资深网红”,后襄河公园的改造堪称片区的“画龙点睛”之笔。绿植成荫的环河跑道、趣味多多的林下剧场以及开放共享的阳光草坪,使其迅速成为集晨跑、约会、遛娃、露营于一体的“全能打卡地”。新建的176米跨湖栈道,联动武汉博物馆馆身,在夜间上演“襄河印象”主题灯光音乐秀,让人流连忘返。匠心远不止于公园围墙之内。通过新增525米生态岸线、修复湿地,公园的绿意悄然向外蔓延。

片区道路上,园林部门巧妙利用高大行道树形成的林下空间,栽种耐阴植物,构建出层次丰富、会“呼吸”的生态景观带,不仅有效调节微气候,更与公园景观无缝衔接,将自然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通勤与散步路径中。精细绣花 管理赋能街区颜值美丽街区的“美”,离不开整洁有序的“底子”。针对市民反映的共享单车停放乱象,城管部门实地勘测,在后襄河南路及公园周边人流密集区域科学划设停车区,引导车辆首尾一致、规范停放,让共享单车本身也成为一道有序的风景。洁净的底色则由环卫部门每日“守护”。

通过“机械深度洗扫+人工精准保洁”的精细化作业模式,洒水车、雾炮车、环卫工人协同作业,确保路面见本色、空气扬尘少、边角无杂物。与此同时,片区累计修复破损人行道13.1万平方米,彻底清运杂物垃圾,用实实在在的“硬举措”保障了市民脚下的安全与舒适。今年年初,后襄河南路正式开启人行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从人行道路面修复、环境卫生整治、林下生态景观等多个方面对该路段进行改造升级。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后襄河南路变身步行街,市民在此遛弯、玩轮滑、跳广场舞,大家各得其乐。分寸添彩 匠心点亮城市温情街区温度的提升,往往藏在一处座椅、一个箱柜的细节里。12处新增的休憩座椅依据人体工学设计,被精心安置在树荫下、花带旁等最佳观景位,成为人们驻足小憩的“舒适角落”。14处原本单调的变电箱、光交箱也披上了艺术彩绘的外衣,一幅幅描绘江汉人文美景的生动图案让基础设施融为街角艺术的一部分,常常引来孩子们好奇的触摸和打卡。

“这些彩绘箱子是我孩子最喜欢的‘寻宝图’,每天都能发现新细节。”带着孩子散步的张女士称赞道,这些小巧思让街区充满了发现美的乐趣。从宏大的生态修复到细微的街角点缀,后襄河片区的焕新之旅,是江汉区将精细化管理触角延伸至城市“末梢”的集中体现。下一步,江汉区将以后襄河片区为样板,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区功能品质,让更多“美丽街区”真正成为市民惬意生活、游客安心体验的理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