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历时159天,“雪龙”号从南极凯旋!考察队完成这些首次→

时间:2025-04-08 12:20:00

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2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目前正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的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等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沿海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践行“绿色考察”中国理念。同时,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南极三站越冬。

二是持续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中山冰雪机场至恩德比地、格罗夫山、查尔斯王子山和伊丽莎白公主地沿线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等。

三是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本次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我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记者 王莉图|自然资源部

编辑:魏礼园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相关推荐
“舞动瑞森杯”广场舞大赛收官,14支队伍舞出太白避暑新活力

“舞动瑞森杯”广场舞大赛收官,14支队伍舞出太白避暑新活力

7月26日,2025第一届“舞动瑞森杯”太白避暑季广场舞大赛在太白瑞森酒店北广场盛大举行,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动感与活力。本次大赛由太白县文化和旅游局、太白县工商业联合会指导,陕西昌炎瑞森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旨在丰富群众夏日文化生活,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活力。大赛筹备近一

2025-07-28 16:45:00

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陕西发布天气预报→

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陕西发布天气预报→

陕西省气象台2025年7月24日11时30分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受高空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预计7月24日12时至25日12时,陕北中北部、关中北部局地及东部局地、陕南大部、秦岭山区有雷暴天气,其中西安南部山区(长安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宝鸡南部局地(太白县)、渭南南部局地(

2025-07-24 16:44:00

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

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

中国甘肃网7月23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稀有的三质子发射模式进行衰变。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目前,人们

2025-07-23 09:45:00

喜报 | 佛坪这3个地方入选“2025-2029年汉中市科普教育基地”!

喜报 | 佛坪这3个地方入选“2025-2029年汉中市科普教育基地”!

近日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认定“2025-2029年汉中市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佛坪县秦岭·佛坪博物馆佛坪县曲尺坊木工学堂榫卯非遗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佛坪县图书馆成功入选

2025-07-23 09:33:00

第三届链博会首次实现100%全绿电供应

第三届链博会首次实现100%全绿电供应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据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官方消息,第三届链博会将采用“光伏绿电+外购绿证”双轨模式运行,首次实现100%全绿电供应,预计展会期间供应绿电电量115万千瓦时,等效节省标煤353吨,减排二氧化碳1104吨,节约电费24%。据介绍,分布式光伏

2025-07-11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