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百科

欧洲头条丨从德国汽车产业看美式“对等”名义下的“无差别”反噬

时间:2025-04-05 14:41: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政府日前宣布对包括欧盟在内的大部分贸易伙伴加征新一轮高额关税。此次措施不仅波及面更广,而且加征幅度显著,包括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加征10%关税,对欧盟商品额外加征20%的惩罚性关税。尤其对进口至美国市场的汽车加征25%的关税自4月3日正式生效,被德国视为对其出口支柱产业的“精准打击”

在特朗普政府推出新一轮高额关税后,德国各界反应尤其强烈,忧虑与批判并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关税政策的规模与力度前所未有,超越了特朗普此前的任何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尤其是汽车、化工、制药和机械制造等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可能面临严重冲击。专家警告,这不仅会影响德国经济,还可能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深远影响。

特朗普政策不是“美国优先”

而是“美国孤立”

作为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国之一,德国的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而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德国汽车企业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在4月3日发表的声明中批评称,美国对汽车行业征收25%的额外关税是对全球供应链的严重打击,可能对德国汽车企业及其在美投资带来不确定性。她直言:“特朗普的政策不是‘美国优先’,而是‘美国孤立’。这种保护主义做法只会带来更多输家,最终受影响的将是美国消费者、企业乃至全球经济。”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4月3日发表的声明截图

业界专家指出,此举不仅冲击汽车制造商本身,还将波及整个供应链,给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元件等在内的相关行业带来严重影响。新政策尤其针对核心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进一步增加了整车制造成本。这不仅仅是关税问题,更意味着全球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也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购车成本,最终难以有真正的赢家。

德国汽车专家 托马斯·凯福:德国汽车产业现在不仅面临关税问题,还存在技术问题,特别是在电动出行、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应用方面。德国企业需要迎头赶上。美国工业,尤其是汽车产业其实也不愿意加征关税。关税意味着财富损失,只会阻碍技术发展,适得其反。美国早晚会意识到这一点。

德国舆论指出,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革新和供应链重构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美国政府的最新关税政策无疑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全球战略布局。

德国亚太商会协会董事总经理 阿尔穆特·罗斯纳:目前德国汽车产业正遭受双重打击,一是技术,二是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以及如何应对新的贸易壁垒。德国企业尤其受到影响,因为作为出口国家,德国经济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相信企业会开始转向其他有贸易协定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德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寻求风险对冲路径,正加大本土及海外投资、优化供应链布局,以降低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致力于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

德国企业负责人格·布兰登堡:众所周知,征收关税,相互施加惩罚性关税从来不会带来长期的积极效果。但德国的中型企业有能力应对这种突发情况,例如,部分在美国设厂的德国企业可能会更多地从当地采购,还有企业正寻求拓展新市场,比如转向新兴经济体。

面对贸易壁垒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全球汽车产业将如何调整战略,成为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指出,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各国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将直接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

关税政策背后的

地缘政治考量

德国舆论坦言,美国政府新一轮的关税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延伸,其针对性、破坏性和长期性超出以往所有贸易保护主义举措,背后隐藏的地缘政治意图才是更为深远的影响所在。

专家分析指出,此轮贸易政策的动机并非仅仅为了纠正贸易逆差,而是特朗普式极限施压谈判策略的延续。通过制造对抗与不确定性,美国试图在未来博弈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在全球经济治理中重新塑造主导地位。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 米夏埃尔·舒曼:这实际上正符合特朗普如今广为人知的谈判模式,即先以强硬姿态确立最大谈判筹码,然后再看自己能从中获取多少好处,同时保留极高的灵活性,以便在必要时迅速转向。这种策略确实能带来即时利益。不容否认,美国短期内定然会获得优势。但从中期来看,这种策略存在重大隐患,特别是对经济和企业的投资规划周期而言。因为企业需要的是确定性和稳定性,而非反复无常。我认为,美国政府的现行政策正在破坏这种稳定性。最终,企业和经济体都将转向那些仍能提供安全和稳定的地区。

德国工业联合会在4月3日发表的声明中称,美国新关税是“对全球贸易体系、自由贸易和供应链的前所未有的攻击”,不仅会导致商品成本上涨、企业投资推迟,还可能引发供应链结构性断裂。

△德国工业联合会4月3日发布的声明截图

在当地时间3月31日至4月4日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明确批评称,面对关税壁垒,欧洲的应对方式应当是加强自由贸易、提升竞争力,而非陷入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他强调,德国和整个欧盟都不会被动接受不公平的贸易规则,必要时将采取反制措施:“我们的答案必须是——更多自由贸易、更强竞争力和更高的技术自主权。”

德国工业联合会也呼吁,欧盟必须保持团结、采取统一立场,运用自身工具果断反击,同时保持谈判的灵活性,并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加强合作,避免欧洲经济成为地缘政治的棋子,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

欧洲经济承压

反噬效应或令美国严重自残

根据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4月3日发布的初步测算,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德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3%。汽车和机械制造等关键行业将受到尤为严重的影响。该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警告称:“由于德国经济已经停滞,美国的新关税可能会使德国的经济增长跌破零。”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4月3日发布的报告截图

除了欧洲,美国的新关税政策还可能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德国业内人士坦言,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通过高关税手段重塑国际经济秩序,但这一做法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伤害出口依赖型经济体,也可能反噬美国自身经济。

德国工程院院士 厄梅尔·萨·加尼尤苏福格鲁:把关税政策的想法落实往往很快,但必须全面评估其影响。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最终买单的要么是消费者,要么是企业。关税并不会真正惠及本国人民,人们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美国也会发现。明明是想朝别人抛出一块巨石,但结果却是砸到自己脚上,损害了自己的民众。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在最新报告中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关税政策对本土经济的潜在效应:尽管短期内关税可能会刺激美国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但长期来看,这一轮关税措施可能引发全球贸易链的重组,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关税壁垒的提高将导致贸易流向重新调整,欧盟市场可能会面临更多外部商品的竞争压力,而美国消费者则需要为进口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另外,特朗普政府一再制造不确定性的策略还会削弱全球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影响未来投资决策。

多位德国专家认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曾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而这次的措施更具攻击性,显示出美国对欧洲经济的直接打压。这意味着受影响国家不能指望短期谈判可以解决问题,而需要为长期经济摩擦做好准备。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 米夏埃尔·舒曼: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升级,其影响将十分深远,甚至可能更加剧烈,取决于各方的反应。毫无疑问,这首先会损害欧盟,特别是损害德国经济。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和关税来解决的贸易逆差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更多地可以归结于美国自身政策的失误。但无论如何,不断升级对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让双方都成为输家。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4月3日的模拟测算显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主要伤害美国经济:新关税措施可能在一年内使美国经济产出下降近1.7%,国内价格上涨超过7%,出口下降近20%。如果受影响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美国的价格涨幅或将减少,但出口降幅可能更大,使其经济受损程度超过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其中,美国消费者需承担更高的物价不仅源于进口终端商品关税上调,还因为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本土生产成本攀升。而且,在竞争减少的情况下,美国国内生产商也可能借机提价,从而加剧通胀压力,进一步侵蚀家庭购买力。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4月3日发布的报告截图

相较之下,德国和欧盟虽然也将面临一定经济损失,但影响相对可控。预计德国经济产出下降约0.3%,欧盟整体下降0.2%。但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更广泛:全球产出可能减少0.8%,贸易总量缩减近6%。而价格走势也将分化:德国和欧盟物价预计下降约1%,美国则因通胀压力走高而处于相对不利位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主任朱利安·欣茨总结道:“我们正在见证美国向保护主义的进一步转向。但与此同时,全球仍有近200个国家在现有自由贸易规则下继续进行贸易往来。”

一场“对等”名义下的

全球经贸博弈

从国际视角看,美国此次关税行动不仅针对某个特定行业,而是对全球供应链的一次全面冲击。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任何贸易壁垒的增加都可能成为压垮市场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欧洲市场也面临连锁反应。随着美国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下降,全球商品可能加速向欧洲市场转移,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冲击本地企业。德国出口商不得不寻找新市场来弥补美国市场的损失,而这一过程将极大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

全球供应链本已因地缘冲突而趋于紧张,如今更是面临系统性冲击。分析人士指出,这不仅仅是一次短期的贸易冲突,更是全球经贸体系正经历的深层结构性调整。在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下,美国正逐步脱离全球市场体系,这给欧盟提出了新的战略难题:在日益分裂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如何坚持开放市场、守住多边主义的价值观,同时避免在经济上沦为被动应对者。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重大变化,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正在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并考虑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可能的关税报复、贸易协定调整等。但正如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所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情绪化的报复,而是清醒、有战略性的调整。”

记者丨阮佳闻

相关推荐
IFA 2025抢先看:TCL巨幕电视、AI空调、智慧冰洗,哪个让你心动?

IFA 2025抢先看:TCL巨幕电视、AI空调、智慧冰洗,哪个让你心动?

2025年9月4日,在距离IFA(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正式开幕的前一天,雷科技受邀参与了TCL的全球媒体沟通会,并有机会提前参观TCL的展厅,这也让我们能够提前和大家聊聊,TCL这次都带来了哪些有趣的产品。在参观展厅前,TCL的高管与我们分享了今年TCL的一些成绩——2025年上半年,TC

2025-09-05 11:54:00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签署储能系统电池供应协议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签署储能系统电池供应协议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签署储能系统电池供应协议】财联社9月4日电,韩国SK On公司9月4日表示,已同美国Flatiron Energy Development公司签署协议,为其储能系统(ESS)供应磷酸铁锂(LFP)电池。协议金额未披露。SK On表示,将在2026年至2

2025-09-04 07:43:00

中国商务部裁定:对康宁等美国公司征收最高78.2%的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裁定:对康宁等美国公司征收最高78.2%的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裁定,美国光纤生产商和出口商通过改变贸易模式的方式向中国出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G.654.C光纤),不具有充分的商业合理性,削弱了现行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效果,构成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反倾销措施的规避。对各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如下:德拉克通信美国公司 78.2%,康

2025-09-04 00:37:00

特朗普指责伊利诺伊州州长“软弱且可悲”

特朗普指责伊利诺伊州州长“软弱且可悲”

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不接受军事部署芝加哥的相关表态进行谴责。特朗普称,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近期发生严重枪击案件,但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却说在预防犯罪方面“不需要帮助”。特朗普指责普里茨克“软弱且可悲”。此前25日,特朗普说可能向芝加哥“派兵”“他们需要帮助”。

2025-08-31 13:46:00

委内瑞拉就美国对委敌对行动致信古特雷斯

委内瑞拉就美国对委敌对行动致信古特雷斯

新华社加拉加斯8月28日电(记者田睿)委内瑞拉外长希尔28日在社交媒体发布政府公报说,委内瑞拉通过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交官方照会,谴责美国近日来对委内瑞拉的敌对行动。公报说,美国政府近年来通过非法制裁、歪曲抹黑等行为持续升级对委侵略,如今又要出兵加勒比海,其军事部署安排已引起委

2025-08-29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