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辛欣)“各位村民朋友们,请大家前往村委会,今天我们要讲讲民法典里的乡村生活……”5月22日,古交市常安乡水益村的大喇叭响起来,由常安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律师组成的普法小分队,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带到这座海拔1200多米的小山村。
当天一早,在村委会小院里,鲜红的“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横幅迎风招展,普法小分队工作人员忙着作准备,将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材料码放整齐。随着村广播的通知,村民们陆续赶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堂开讲了。
从田间地头的土地纠纷,到外出务工的合同陷阱;从婆媳矛盾的化解之道,到财产继承的“白纸黑字”,普法人员通过鲜活案例并配上法条解读,把村民的生活场景融入到民法典的运用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我家亲戚的房子被水淹裂了缝,该找谁说理去?”咨询台前,律师翻开民法典,向村民刘大爷耐心解释称,房屋受损可先找物业或村委会评估,若因公共设施问题导致的,可依法申请赔偿。听着条理清晰的解答,老人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面对村民关心的法律问题,普法小分队以案释法、现场“支招”,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治素养。太原晚报